自从学了AI,我患上了“浏览器恐惧症”...但,现在我的病好了!(超详细的经验分享)

大模型向量数据库云通信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AIZ

今天给大家分享学了AI之后电脑整理的经验,主要包含磁盘文件夹的整理和浏览器的整理。 所以这篇文章并不是什么偏技术性的科普或讲解,但请相信我,这绝对有用!

这一期,咱们讲浏览器!

picture.image

今年2月(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偶然的一天,我一如既往地坐在电脑前,我看着它,它看着我,突然脑子一抽,想到自从学了AI之后,电脑中需要用到或可能会用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然而自始至终都没有好好整理过一次,所以想趁着闲暇之际整理一下自己电脑当中的东西,主要包括电脑中的文件夹以及浏览器的收藏夹这两个地方。

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简直大吓一跳。

这里并没有提到对电脑桌面的整理,因为我本人不喜欢每天起来一打开电脑就看到堆满各种软件、文件...的密密麻麻的桌面,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所以从去年7月换了新电脑开始,我的两台电脑(一台Windows和一台Mac)的桌面一直没有放任何东西(除了回收站),就像下面这样:

picture.image

(比脸还干净的小朱电脑桌面【狗头】)

可惜当时并没有截图保存完整的图片素材,但这里可以给大家详细描述一下我当时的囧境(如果你同样也是一名重度AI学习者,相信这些问题你多少也会遇到),同样因为这篇文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浏览器是怎么分类整理的,所以在这里也只描述我在浏览器的使用层面遇到的问题:

AI大爆发的时代,网络世界充斥着太多的工具,我们的脚步似乎也总是跟不上这技术的迭代。

作为AI使用者的大多数人,可能不需要接触到太多的AI平台,但每个领域也需要有一个自己用着顺手满意的工具,比如用DeepSeek进行问题咨询、用讯飞智进行PPT生成、用即梦进行视觉创作等等...

而作为AI深度学习者或自媒体人的少数人,每天需要面对的网页数量不胜枚举,光是AI大模型就有很多,尽管绝大多数时候的绝大多数工具我们并不会选择去打开,但总会有需要的时候,或了解或体验或测试,这是再日常不过的事情

所以在工具日益增加的必然趋势当中,这无疑会成为一种小麻烦。

面对这个麻烦,多数人会想到使用浏览器的收藏夹功能,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人直接就是一股脑将所有的平台加入到一个收藏夹,没有做好合理的分类管理,甚至是压根就没有收录的习惯。

没错,曾经的我也同样如此,但使用久了就会有以下感受:

  • 明明记得某个平台的存在,而当自己真正有所需求时,已经找不到了;
  • 有些平台看着很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这都是些干嘛的,当时是因为啥将它们扔到收藏夹里吃灰的;
  • 有时想试试同一个需求在不同平台中的表现如何,以便择优选择,但突然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能满足该需求的平台到底有哪些;
  • ......

以上三点就是我之前使用浏览器的三大主要感受,有时候实在是“痛”啊,所以我经常打开浏览器就不知所措,活那是一点儿都干不下去【狗头】

所以我就想着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浏览器收藏夹是怎么分类的,每个类别里都放着些什么。虽然可能不够专业,但从未个人的角度来说,这样整理过后,后面的使用体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以下的收藏夹分类仅是我本人现阶段采取的方式,各个收藏夹当中的内容也局限于我以往的需求累积,所以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全,大家可以借鉴,但更重要的是自己要用着习惯、舒服)

目前我的电脑浏览器上有这几个主要的收藏夹:

picture.image

眼尖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怎么还有一叫“建筑学”的收藏夹...没错,作者本人就是建筑学专业的,收藏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平台,合理吧【狗头】。

当然今天分享的是与AIGC相关的,也就是第一个收藏夹。

我将所有与AI相关的平台都汇集到了一个收藏夹当中,然后再在这个收藏夹中创建相对细分的子集:

picture.image

下面就具体为大家罗列一下我自己的这11个收藏夹分别有哪些东西:

第一个:LLM

在【看懂这8个概念,你也是半个AI行业人!】当中我们讲到,我们基本上可以将LLM直接就理解为大语言模型,所以这个收藏夹当中就是各大模型的官网(分为国内和国外)还有一些第三方集成平台:

picture.image

第二个:AI工具

一些基于AIGC技术实现相应功能的工具平台,绝大多数与图像生成或视觉处理相关(基于我过往的使用需求):

picture.image

第三个:综合创作平台

其实主要功能是AI视频,但就像在上一篇文章中简单提到的,每个AI视频创作平台都会集成其他很多的功能,所以我就直接叫综合创作平台了:

picture.image

第四个:创作社区

因为我最开始是学AI绘画的,而AI绘画领域会有一些热闹的社区平台,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模型、功能、作品、赛事以及AI领域当中的“数字艺术家”们:

picture.image

第五个:AI音频

之所以不叫作AI音乐,是因为音频的涵盖范围更广,事实上也确实有些平台主打的是声音克隆:

picture.image

第六个:创作灵感

AI技术的发展促使我们的很多想法得以实现,而在这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灵感的捕捉也显得尤为重要:

picture.image

第七个:Agent开发

今年是Agent真正爆发的一年,动手搭建一个自己的Agent,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picture.image

第八个:AI导航站

这些平台当中收录了海量的AI工具、网站、资源等等:

picture.image

第九个:科技媒体

紧跟时代,不能光埋头于技术的钻研,也要多看信息:

picture.image

第十个:资源/信息

这些平台,搞技术的都不会陌生,那是必不可少的:

picture.image

第十一个:算力平台:

同样随着AI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诞生带来的是普通创作者因设备资源产生的忧愁,所以云服务(算力租借)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就拿我本人来说,从今年2月份以来,我已经很少打开部署在电脑上的本地模型/软件了,也因此给我的电脑磁盘带来了一丝喘息的空间:

picture.image

| | |

好了关于我的AIGC收藏夹当中的主要内容,全部展示在上面了,还是以上所强调的:这仅是一家之言,更多的是想告诉大家浏览器要做好分类整理。

正如大家能从标题和以上内容所意会出来的,这是一篇新的系列文章。

恰如古时发生大事前需要的大义名分,我们也总喜欢为即将要做的事赋予高尚的使命:为什么会有写该合集的想法?结合我自己对于技术和信息的感知,我由衷地认为在这个技术时代背景下,很多宝贵的东西正在被极度“病态”地忽略,甚至蚕食,但身处其中的我们可能全然不知,这是一种可悲,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

在人工智能技术席卷全球的今天,我们似乎正陷入一种矛盾的困境:AI,或者说技术,让生活中很多场景变得便捷,也让很多创意有了实现的可能,但也潜移默化地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这或许是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的。

我们该如何处理因AI而成指数级迸发的海量信息、如何跟进这日新月异的时代以排解自己的焦虑、如何建立起在技术世界的良好心智、如何在这个信息世界中保护自己的专注力......以及最为重要,如何不盲从,做真正的自己!

这些看似“反技术”思维的背后,相信我,其重要性绝不亚于单纯地学好技术。

所以这个新的文章合集,我尽量专业且做作地将其命名为“AI时代下的非AI”。欢迎大家关注该合集后续的更新。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在此感谢你的浏览。

最后,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转发和关注;如果我的文章能为你提供一点价值,那将是我的万分荣幸,在此感谢每一位读者🙏

AIZ荐读

我的7000字长文自述:人人都需要AI的时代,我们一起成长!

高考填报志愿?各大AI选手有话说!

现阶段最全的AI视频技巧解析!一篇文章教会你!

一篇文章给你讲清楚:如何用DeepSeek快速制作各类图表(超详细)

AI绘画这些概念你知道多少?具体是什么含义?一篇文章告诉你

picture.image

0
0
0
0
关于作者
关于作者

文章

0

获赞

0

收藏

0

相关资源
火山引擎大规模机器学习平台架构设计与应用实践
围绕数据加速、模型分布式训练框架建设、大规模异构集群调度、模型开发过程标准化等AI工程化实践,全面分享如何以开发者的极致体验为核心,进行机器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相关产品
评论
未登录
看完啦,登录分享一下感受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