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dream4.0最近也是很火。
这两天还上了 Artificial Analysis「文生图」和「图像编辑」两大榜单的第一:
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Seedream 4.0 是一个从生成到编辑的一站式图像创作模型
他有许多独特优势,比如首次支持4K多模态生图(nanobanana 是2k) ,灵活支持文本、图像的组合输入,实现多图融合创作、参考生图、组合生图、图像编辑等核心能力,且 主体一致性大幅增强。
本期我教你怎么玩转这个牛逼的模型,并且对比其他模型,如nano banana
首先,来到:https://event1.cn/5LGO92
这是火山方舟的Seedream 4.0免费体验中心,有许多酷炫的玩法,也特别适合多图场景。
我试下来发现,只要给它一张够好的参考海报,最后的效果就挺惊喜的。
比如这里我让他参考一个游戏角色的海报。然后配上我自己大学时期的照片:
参考图像一的风格,制作图像2的封面。字符至少包含:“Aitrainee”,可以再在增加其他的。
接着配合木偶动画视频生成提示词,交给豆包:
帮我生成一个视频:面部:“8K超写实面部建模,柔肤滤镜(强度40%),虹膜动态高光追踪”眨眼参数:“1.52秒眨眼周期(误差+0.1s),上 眼脸下垂角度150,下 眼脸微颤频率0.5HZ” 头发系统:“2000 +发丝独立动力学模拟。发根固定系数0.95.发梢飘动幅度8-12cm”[物理模拟.风场设置:“颈部后方点状风源(风速1.2m/s,湍流强度6%).衣物锁定:“服装锚点刚性系数设为9.8.布料弹性模升至200GPa”视角不动,只让头发飘荡,眼睛1.5秒眨眼一次,动作其他的都不动,然后盖-层轻微模糊滤镜”
- 某抖做同款的氛围滤镜
字节一套,齐活了。很惊艳,好玩。
继续做一个:
参考图像1的风格,制作图像2的封面。字符至少包含:“Aitrainee”,可以再在增加其他的。
图1是我头像,参考图2是这个蓝色的或下面绿色的人物海报:
Seedream 4.0 角色保持做得很好,完全就是我头像人物的特征。
创意无限。
对于小白来说。只需找到足够好看的图片就可以在几十秒内给自己做超赞的海报/各种创意作品。当然,个人玩玩可以,要注意版权。
另外,一个好的参考图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提示。
我在它最终生成的成图的后一轮对话中让他把成图风格转化为提示词,以方便另外一个ai不需要参考图直接生成,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具体如下:
比原来的差远了。
Seedream4.0升级之后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多图融合。一个技巧是:
涉及多张图的时候。 明确指出不同图片需参考/编辑的不同元素 可提高精准度,例如:将图1中的角色放入图2的背景中,参考图3的风格进行生成
另外,在专业海报场景中, Seedream 4.0 有效解决了海报制作中常见的文字乱码、内容重复等痛点,大幅提升了文字生成的准确率,使海报内容更清晰专业。此外,组图生成功能可一次生成同一主题的多张海报,保证了创作效率和多样性,更适合需要批量产出高质量海报的企业用户。
prompt:将海报分别改为上下排版、左右排版、包围式排版、四角式排版、三角形排版、中心排版的6种不同排版
prompt:使用图1中的6个图案元素,可以延展出类似的图案,进行组合,生成创作4张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四时更替”海报,同系列,整体风格保持一致,白色背景,每张对应图2的季节色彩,画面效果和排版方式参考图3。
企业级场景使用(推荐使用方舟API,已经全量上线), 现阶段4k的能力只有从方舟API可以体验到最满血的版本!大家可以多试试
Seedream 4.0 的强大,不仅在于对具象指令的精准执行,更在于其对抽象概念的解构与重塑能力。
为了探究其理解能力的上限,我尝试了一种超越常规的提示方法——“感官通感”。我们不再提供具体的视觉元素,而是要求它将听觉、味觉、触觉等非视觉感官体验,转化为一幅可被感知的画面。
我向它发出了一个充满矛盾与诗意的指令:
“画出震耳欲聋的寂静,品尝海水的蓝,触摸时间的纹理,呼吸欲望的重量”
Seedream4.0(上)VS 小香蕉(下)
这个指令看起来并不算简单,或许可以看作是一道由四个‘认知陷阱’构成的挑战。
“震耳欲聋的寂静” 是典型的矛盾修辞法,考验模型能否理解并视觉化这种对立统一的张力; “品尝海水的蓝” 是感官错位(通感),要求将视觉信息转化为味觉想象;而 “触摸时间的纹理” 与 “呼吸欲望的重量”则是将最抽象的概念(时间、欲望)进行隐喻和实体化。
如果某个环节理解不到位,画面可能会显得割裂。从某种角度看,这更像是在考察模型是否具备超越字面意义的联想与创作能力。
我只想说:” nano banana,我都不认识你了。在这种提示之下,你生成的图片仿佛回到了DALL·E 3时代。“
case2:海啸前的最后一秒宁静,人类情感的临界点,光影如呼吸
面对同一个充满矛盾与诗意的指令,小香蕉(下)的画面显得有些拼凑和犹疑,没能很好地捕捉指令中的诗意内核。
相比之下,Seedream4.0(左)展现出更强的诠释能力。它没有停留在字面,而是营造了一个完整的意象世界:那是 海啸前的最后一秒宁静 ,是 人类情感的临界点 ,画面中的 光影仿佛带上了呼吸感 。
和一些模型的“元素拼贴”不同,Seedream4.0 的输出看上去至少是融洽顺畅的。这让我感觉,它不只是“理解了词语”,更触及了词语背后的张力与情绪。
或许,这才更接近所谓的“意图理解”。
因此,我会考虑把这种提示方式加入到后续对图像生成模型的测试之中。
不过,就目前来看,小香蕉似乎还不太适合这类提示。我也想起,以前在测试 AI 开发 Agent(比如 bolt、V0)时,我也尝试过类似的提示方式。
但转念一想,这种 “感觉提示词法” (我给它临时取的名字)在哪些具体场景下会发挥价值呢:
1. 艺术创作与概念表达的“灵魂”注入
- 场景: 艺术家、插画师、概念设计师想要创作一幅表达复杂情感或哲学思想的作品时。
- 为什么用感觉提示词: 一个艺术家想画的不是“一个哭泣的男人”,而是“被时间遗忘的悲伤”。精准提示词只能画出前者,而后者这种更深邃的、触及灵魂的情感,只有感觉提示词才能引导AI去尝试诠释。它能帮助创作者将脑海中模糊的、不可言说的“感觉”视觉化。
2. 创意产业的灵感探索与风格定义(Mood Boarding)
- 场景: 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电影导演或品牌设计师在项目初期,需要寻找和定义项目的整体视觉风格和情感基调。
- 为什么用感觉提示词: 他们不需要一张具体的图片,而是需要一个“感觉版”。比如,一个奢侈品香水的广告,需要的不是“一个女人拿着香水瓶”,而是“闻起来像一场夏日午后雷阵雨的记忆”。AI根据这个提示生成的几张图,立刻就能为整个团队建立起关于色彩、光影、构图和氛围的共识。
3. 打破创意瓶颈的“催化剂”
- 场景: 作家、设计师、音乐家等任何创意工作者感到灵感枯竭时。
- 为什么用感觉提示词: 当你脑中一片空白,精准提示词无从下手。但你可以描述你的“困境”本身,比如“画出思路堵塞时,那种黏稠而灰暗的感觉”或者“灵光一现前,大脑里暴风雨般的平静”。AI生成的结果可能怪异、抽象,但恰恰是这种意想不到的画面,能像催化剂一样激发全新的联想,打破僵局。
4. 个性化与情感化的产品设计
- 场景: 设计一款App的UI界面、一张海报、一个游戏场景。
- 为什么用感觉提示词: 与其告诉AI“用蓝色渐变和圆角卡片”,不如告诉它“设计一个让人感觉宁静、高效且充满信任感的界面”。AI可能会超越传统的UI组件,从光影、材质、动态效果等方面来诠释这种“感觉”,从而设计出更具情感共鸣和独创性的作品。
5. 作为衡量AI模型“智商”和“情商”的终极图灵测试
- 场景: 正如我正在做的,AI模型开发者和评测者需要评估一个模型的真实理解能力。
- 为什么用感觉提示词: 能否精准画出“一只猫”只代表模型的数据库和渲染能力。但能否画出“一只猫思考宇宙时的孤独感”,则直接考验了模型的抽象思维、联想能力和世界模型(World Model)的深度。
好了,拉回来,我们继续看看其他的测试吧。
异地恋都能合照发朋友圈了
参考图1和图2,将图1男人和图2女人合成至一张相片,制作双人合影写真相片,生成四张不同动作的相片,白色相片边框,相片钉在毛毡板材质的照片墙上,周围贴着旅游明信片
手办玩法
根据插画中的成年角色制作一个高度逼真的 1/7 比例商业化手办,确保外观和内容安全、健康、无任何不适当元素。以细致、逼真风格和环境进行渲染,将手办置于超逼真的手办展示柜内的搁板上,安装在无文字的圆形透明亚克力底座上。在纹理、材质和涂装上保持高度精确的细节,以增强真实感。展示柜场景应具有自然的景深效果,前景与背景之间平滑过渡,营造逼真的摄影质感。光线应呈现自然状态并自适应场景,根据整体构图自动调整,而非固定于特定方向,以模拟真实商业摄影的光质与反射效果。展示柜内其他搁板上的不同手办应因焦点外的虚化效果而略微模糊,从而增强空间真实感与纵深感。
绘制图中角色的1/7比例的商业化手办,写实风格,真实环境,手办放在电脑桌上,手办使用圆形透明亚克力底座,底座上无文字,电脑屏幕里的内容为该手办的Zbrush建模过程,电脑屏幕旁放着印有原画的BANDAI风格的玩具包装盒
中间是Seedream4.0(效果还可以),右边是nana-banana。
如果是手办这个场景的话。Seedream4.0相比nana-banana会差上一点。
左边两个是我前面一篇文章说的基于nana-banana做的两个视频,右边是Seedream4.0采用相同的提示词制作手办图片的效果:
新海诚风格转换
case1:这个西瓜原图也是我之前介绍的用谷歌4生成的
原图 flux-1-kontext-dev Vs qwen-image-edit VS Seedream4.0
case2:从左到右分别是原图、 flux-1-kontext-pro 、 Seedream4.0(p1、p2)、qwen-image-edit
Seedream4.0生成的效果更加接近。色彩鲜艳。
知秋向山行
在沥青地上撒上几片干爽的秋叶,巧妙地修饰了一下场景。树叶也应该有运动模糊,与行走运动一致。不要改变其他任何东西。
也是即兴发挥了。自己随便拍的一张走路照片,让它优化一下。于是便得到了这样一个:
4.0给我优化得很好,都像网图那了。
照片美化
高分辨率的黑白肖像摄影作品
高分辨率的黑白肖像摄影作品,采用编辑类与艺术摄影风格。保持人物面部特征一致,仅改变姿态与构图。背景为柔和渐变,从中灰过渡到近乎纯白,配合细腻的胶片颗粒质感,营造经典黑白影像的氛围。主体为同一位男生,穿着 黑色 T 恤,以不同随机姿态出现:抬手触脸、手指交叠于胸前、用手部分遮挡面容、轻触下颌等,强调自然、优雅的手部动作。面部依旧保留原有神态,只在角度和光线中体现变化,局部捕捉眼神、颧骨或唇角的细节。光线为温柔的定向光,柔和地勾勒出脸部、手部与 T 恤的纹理;画面简洁,留有大面积负空间。没有文字或标志,只有光影、姿态与情绪交织。整体氛围亲密、永恒,像呼吸或思索间的停顿,被捕捉为诗意的瞬间。
上边是4.0,下边是小香蕉。
修复并为这张照片上色
中间是4.0,右边是小香蕉(下文默认最右边是小香蕉)。
将输入图像中人物的服装替换为参考图像中显示的目标服装。保持人物的姿势、面部表情、背景和整体真实感不变。让新服装看起来自然、合身,并与光线和阴影保持一致。不要改变人物的身份或环境——只改变衣服
左边4.0,右边小香蕉。通过这4个例子,我觉得你基本上可以看出差别了。4.0很多图片生成的比较鲜艳。小香蕉特点是非常保留原有照片的特色,灰灰淡淡的,相当自然的修改。
让图片中的人直视前方:
中间4.0,右边小香蕉。
截取图片人像头部,帮我做成2寸证件照,要求: 1、蓝底 2、职业正装 3、正脸 4、微笑
优化图中男人的面部肤质,使面部肤质更细腻平滑且自然,保留毛孔以及纹理细节
可考虑的提示词2:Remove acne, smooth the skin, make the face slimmer, and adjust the body shape naturally without changing the identity.
提取 [武士] 并放置透明背景
除了透明背景,4.0也可以用于去除水印。
在电商营销场景中 ,往往需要融合特定人物、商品和场景元素,以前的模型是基于纯文本或单图生成图片,经常难以精准呈现图片要求。而 Seedream 4.0 能够高效贯穿创意测试、商品图生成与零棚拍模特展示等核心任务,不仅支持多场景灵活切换、换装试戴自动展示,还可对细节进行精准调整,全面提升视觉质量与业务响应效率。
将这张海报的核心图形‘空间感’作为主要元素,设计一组潮流周边产品,包括黑色T恤、帆布袋和滑板。风格要保持高度一致。
图2的衣服和背包合理搭配在图一男生身上。保持原场景不变
用这个角色图像创建商品
在影视动漫场景中 , Seedream 4.0 可高效进行场景设计、分镜脚本制作,不仅能快速搭建优
质分镜素材库,为创作奠定基础,还能将场景草图与概念画面一键转为影视画面,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将这张线稿变为史诗奇幻电影场景,背景是神秘的魔法森林深处或古老遗迹,阳光穿透树冠/破损的拱门,投下斑驳的光影,营造出壮丽而略带神秘的氛围。采用宽荧幕电影构图和史诗级色彩调校,高对比度,景深丰富。
中间的 4.0视觉效果更好。
”偷个懒“模板
为何不让它基于标题和内容自适应生成PPT/公众号/小红书/B站封面:
基于文章标题"[字节跳动发布的豆包·图像创作模型Seedream 4.0,一举拿下了Artificial Analysis「文生图」和「图像编辑」两大榜单的第一]"和内容"[xxx】",
创作一个能立即抓住观众眼球的封面画面,要求:
雾面渐变 Matte Gradient
画面:用简洁的几何剪影遮挡主画面的一部分,形成清晰的正负形关系;主标题跨越剪影边界,副标题沿剪影内缘排布;整体避免真实人像,保持抽象通用。
美学标签:强烈形状语言,高对比边界,负形利用,克制配色
风格2: 画面:用简洁的几何剪影遮挡主画面的一部分,形成清晰的正负形关系;主标题跨越剪影边界,副标题沿剪影内缘排布;整体避免真实人像,保持抽象通用。 美学标签:强烈形状语言,高对比边界,负形利用,克制配色
风格3:主标题以大字块成为画面主体,字形内部可轻微嵌入与主题相关的抽象纹理(非具象照片),图文互压但边界清晰;副标题以较细字重沿基线对齐,信息层级明确。背景干净不花哨。 美学标签:字为主角,网格系统,对齐克制,黑白灰+一处点色,印刷质感
我觉得我这些风格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吧。感觉更像用在ppt上的(比如第一个)。我也没有继续花太多的时间去琢磨琢磨各个平台更适合的风格了,这个以后有了再聊。
继续:
一张卧室的照片,从中间分开,左边是 2018 年,右边是 1964 年,是同一个房间
小香蕉的可能真实感更强一些。
Seedream4.0支持原图框选然后提示修改:
将框中的字体改为宋体
时尚情绪板拼贴画。用模特所穿单品的剪纸图案围绕肖像画。用俏皮的马克笔字体添加手写笔记和草图,并用英文标注每件单品的品牌名称和来源。整体美感应该兼具创意和可爱。
中间两个分别是Seedream4.0的英中两个版本,最后一个是nano-banana。Seedream4.0效果非常不错。香蕉输出不了中文。现在我们可以直接用4.0来做各种涉及中文场景的了。
把角色变成一个可爱的卡通贴纸,大胆的轮廓,俏皮的面部表情,和一个简短的白色标题。保持原始身份的一致性。
多图融合
一个模特摆姿势靠在粉色宝马车上。她穿着以下物品,场景背景是浅灰色。绿色外星人是一个钥匙扣,挂在粉色手提包上。模特肩上还有一只粉色鹦鹉。旁边坐着一只戴着粉色项圈和金色耳机的哈巴狗
4.0和香蕉两张图生成的效果极其相似。
选择图1中的人,让他们穿上图2中的所有服装和配饰。在户外拍摄一系列写实的OOTD风格照片,使用自然光线,时尚的街头风格,清晰的全身镜头。保持图1中人物的身份和姿势,但以连贯时尚的方式展示图2中的完整服装和配饰
- 提升文字准确率: 把想要生成的文字内容插入“”引号中。例如:生成一张海报,标题为“Seedream V4.0”
- 提升指令响应: 专业词汇使用词源语言,效果更准确
- 建议用 连贯的自然语言 描述 画面内容(主体+行为+环境等), 用 短词语 描述 画面美学(风格、色彩、光影、构图等)
- 一个女孩,撑伞,林荫街道,油画般的细腻笔触使画面生动美好 ⚠️
- 一个女孩穿着华丽的服装,撑着遮阳伞走在林荫道上,莫奈油画风格✅
涉及图像编辑的时候
-
用 清晰明确 的指令通常能实现更好的编辑效果,常见公式为
变化动作
+变化对象
+变化特征
,如: 将骑士的头盔变为金色变化动作
指变化的动作方式
如 移除/ 添加/ 替换/ 参考 等
变化对象
指发生变化的对象
如 主体/ 背景/ 光影/ 色彩等
- 当有多图生成意图时,可以通过 “一系列”“组图”“帮我生成几张图” 等提示词触发组图,最多支持生成9张
- 上传多张参考图时, 明确指出不同图片需参考/编辑的不同元素 可提高精准度,例如:将图1中的角色放入图2的背景中,参考图3的风格进行生成
注意描述相互矛盾是不行的: “改成油画风格,真实摄影实拍 ”
确保指令在物理和逻辑上是可行的:改成油画风格,笔触真实自然。
最后,AI 绘画提示词的使用,其实也需要依托一个 绘画认知框架 。我注意到官方文档里已经提供了这样一套框架。
https://bytedance.larkoffice.com/docx/L4vCdah1DoDg7axVdYGcoplSn9f
在理解框架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有效地与 AI 协作:不断尝试、调整、组合,从而优化自然语言提示。
如果对框架缺乏认识,往往连“该问什么问题”都难以明确,更别提得到理想的结果。
这些文生图 — 美学/风格词:美学/摄影/潮流/艺术/材质 很有帮助:
图片自适应
Seedream4.0有一个点也挺好的,就是图片自适应:
传统生成模型需预设分辨率,比例不当会影响画面效果。Seedream 4.0 引入自适应长宽比机制,可根据语义需求或参考物体形状自动调整画布,同时分辨率扩展至 4K 超高清,图像质量达到商业应用水准。
使用同样prompt,分别用 Seedream 3.0 和 Seedream 4.0 生成海报,Seedream 4.0不仅能生成4K高清图,并且在细节和美感上更胜一筹
帮我改成1:1适合公众号小图的尺寸,不影响原画面
不管是在Seedream还是豆包中。你都可以不选择具体的比例让他按照智能的比例输出。
相比小香蕉模型可太好了。后者连控制比例的功能都没有。
互动趣味玩法:故事书/连环画
推荐在方舟AI体验中心轻量可以实现,体验地址:https://www.volcengine.com/experience/ark?launch=seedream
使用它的自动组图能力
请你根据我输入的三个角色,生成这三个角色互动的表情包,每一张可以是任意两个角色互动,也可以是三个角色一起的互动,要求是三个角色都是毛毡玩偶风格的,类似定格动画微缩场景,要求一共输出4张
再试试连环画:
生成多图,生图比例是3/4,一共有6个分镜,画风整体是 Q 版治愈风,故事内容是狼抓羊的故事
右边是小香蕉。哪个更好,显而易见。
Seedream4.0可以在豆包、Seedreamai、火山方舟这些地方用,火山方舟还提供了这个连环画模式、故事书模式:
用这两个角色创作一个令人上瘾的12部分故事,包含12张图像,讲述经典的黑色电影侦探故事。故事关于他们寻找线索并最终发现的失落的宝藏。整个故事充满刺激,有情感的高潮和低谷,以精彩的转折和高潮结尾。不要在图像中包含任何文字或文本,纯粹通过图像本身讲述故事
小香蕉(右)
Seedream 4.0:
写到最后,依托强大性能, Seedream 4.0已经能够深入企业生产场景,从实用性角度出发解决问题。
在电商营销 、商业设计 、专业海报、影视动漫、教育互动、文旅文创等多个领域,Seedream 4.0可为企业提供稳定、优质且风格统一的视觉输出,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体验Seedream4.0: https://event1.cn/5LGO92
以上。
🌟 知音难求,自我修 炼亦艰,抓住前沿技术的机遇,与我们一起成为创新的超级个体(把握AIGC时代的个人力量)。
点这里👇关注我,记得标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