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准备开始学习 AI智能体 时,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学不会”,而是“到底该学哪个平台”。
其实我想聊这个话题很久了...
没错,以上同样是我几个月前的困惑,当时我刚开始了解智能体,正准备花时间学习,却迟迟没有开始,原因很简单:能叫得上名的开发平台太多了,什么Coze、Dify、n8n...一只手也数不过来。
于是我抱着多了解一下的心态上网各种搜,每个平台都有人说好,当然也都有人说不好,但同时我也经常会注意到一种不太健康的现象:不同平台间的用户互相看不上,形成了一张“鄙视网”,就比方说:
有的人用n8n,就会觉得Dify太傻瓜,不够“专业”;
有的人用Dify,就会看不起用Coze的,觉得那就是个“玩具”;
而一些Coze的用户,反过来也会觉得其它平台太过复杂,不够灵活;
......
这让我更迷惑了,So...我到底该选哪个???
但后来我慢慢意识到,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真的没什么意义!
就像编程,有人喜欢Python的简单高效;有人喜欢C++,因为性能极致;当然,也有人独爱Java,因为生态稳定...这些语言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并没有谁更高端或者谁就是低端之说,只有适不适合的问题。而真正高阶的玩家,单一语言已经无法满足更加复杂的需求,所以往往都是双修甚至是多修。
所以说到底无论是Java,还是其它...归根到底都只是一种工具。之于工具,作为用户,我们的的关注点应该在于自己用着是否顺手、是否能解决实际需求,以及如何做到物尽其用,而不应该将注意力放在与XXX的比较中,这何尝又不是一种自我消耗?
况且,谁知道哪天你因自身需求无法满足而不得已用上了之前瞧不上的工具,那岂不是一桩“喜事”?别人也只能无奈地送上一句“哈哈哈哈...”
窥一斑而知全豹,抛开编程,其它技术领域同样如此。
所以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我的选择就很明确了:我没有该领域任何的技术基础,也没有具体的场景需求,所以Coze对我来说是最友好的。
当然,或许你也没有具体的需求,只是单纯想多学一门技能以扩展自己的能力边界,且对自己的能力又足够自信,所以还是不知道选哪个。
对于这种情况,我想引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提供的一个角度:既然每个选项都正确,那选哪一项都不亏。
最终你会发现,真正厉害的从来不是工具,而是会善用工具的人。所以不要过度犹豫,执行力最怕的就是对于下一步的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