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社区贡献者2023年总结 |社区征文

2023 很快就要过去了,转眼间大学生活只剩下最后半年了,我一个朋友说过,工作的越久越是觉得: 可怕的不是你失去了工作的激情,而是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一年经历了很多,接触了很多人,遇到过很多事情,慢慢的对自己的三观有种雏形。很喜欢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从中找到自己的状态。我喜欢挑战,无论是工作还是业余爱好(爬山,骑车 …)我似乎已经成功地满足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前四个级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我目前所处的阶段很可能是自我实现需求。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马斯洛的理论是分层的,但实际上人的需求可能不会那么线性或固定。例如,即使一个人达到了自我实现的阶段,他们仍可能在不同时间遇到其他层次的需求。例如,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工作或遭遇经济困难,他们可能会重新关注安全需求,比如财务安全和稳定。同样,如果一个人经历了亲密关系的结束或社交网络的变化,他们可能会重新感受到对社交需求的渴望。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像是在生病或饥饿时,我们的注意力可能会暂时从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转移到生理需求上。

我认为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人们可能在不同时间点上侧重于不同的需求层次,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个人发展上有所倒退。相反,这是一个自然的、动态的过程,反映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面对挑战和变化时,能够灵活地调整自己的需求焦点,是适应和个人成长的一部分。所以,顺其自然,把握节奏,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是我的成长生存名言。

户外很大一个程度上,放松了我的思想,让我能站在一个局外的角度看待整个棋局。纵穿整个成长的周期,我们就像是深处在一个棋局上,每一个角色都不可或缺,但却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今年有一种冲劲,很讨厌温水煮青蛙的生活,以及安于现状的人生,偶尔出现一点点的 idea,或者是灵光一闪,偶然间有一个冲动想自己创业做下去。这些想法也被我一点点的记录在本子上,我总觉得以后可能有机会会翻起,那时候会孤注一掷的去做。处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求的层级上,渴望做出自己的事业。事业和工作,事业指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而工作指在长时间内做着重复的一系列动作或事情。很明显,我们都知道,如果人生是一个游戏,那么后者的角色就是一个 NPC,做的永远都是重复,没有任何价值的增效的工作,不利于个人成长,对社会的进步也是微乎其微。做事业和做生意也是有所区别的,生意是以短期赚钱为导向,事业是以人生高度为导向。 在重庆游玩的时候,也是和一个非常厉害的创业前辈交流过(经历和认知,文化水平卓越),明白了,对于以赚钱为驱动,那么就是在做生意;如果是以梦想,热爱,坚持为驱动,那么就是真正的做事业,赚钱,只是这个过程中的水到渠成。作为一个螺丝钉,在一线上工作,尽管象棋中的兵看似不起眼,但它们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在创业中,前线员工(开发、测试、运维)和日常运营团队就像这些兵,他们执行日常任务,是企业运行的基石。但是,如果只是做士兵,那么当然可以安于现状,但是,如果你期望做出自己的事业来,那么当然是不够的,只专注于日常的业务操作而没有更广阔的视野,可能会错失重要的战略机会。你还需要跳跃出你的思维和格局,要结合象的远见、马的创新思维和车的执行力。这意味着你需要能够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象)、灵活地应对突发情况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马),以及直接推动业务前进(车)。甚至是要有战略性思维,如果是作为企业的战略领导者,类似于象棋中的国王。具备全局视角,设定公司的长远目标和战略方向。虽然国王在棋盘上的移动有限,但却是游戏的核心。同样,作为创业者,我们可能不会直接参与每一个细节,但是,作为决策者的的决策和愿景对公司至关重要。从此,无论是工作中还是项目中,我常常是将自己带入到棋盘中的各个角色,去认真感受棋局以及每个角色的变化。

在职业生涯中,遇到面试官反问的环节,我比较喜欢询问的几句话:

  1. 在您看来,员工为什么选择留在这家公司?他们对工作最热情的方面是什么?
  2. 您为什么要选择这家公司,您个人在这里工作的最大动力是什么?您认为同事们最看重公司的哪些方面?
  3. 您能描述一下这里的工作环境吗?员工通常是怎样描述他们在这里的工作体验的?
  4. 您作为老板,能告诉我您的创业经历吗,为什么要选择创业,创业意味着什么?
  5. 您能分享一下公司领导的领导风格吗?他们是如何激励团队和推动创新的?

这些问题潜在的可以帮助你了解员工和老板的工作状态,思想。

在中国传统教育框架体系中,成功的定义是,拥有自己的事业。当然在课本上也并非如此,成功其实是一种感觉,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感觉,它是每个人达到自己理想之后一种自信的状态和一种满足的感觉!总之,我们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是各不相同的!在简易的成功学中,成功的定义是: *天赋,努力和运气 *。用我们平常 code 的思维理解,三者中或只有 努力 是可以读写操作的,而天赋和运气都是可读的,但并不能写操作。所以,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的人来说,都是 “尽人事,听天命” 的状态。记得有首励志的歌这么说的:你尽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 。 于是,这就是今年形成的思想,勇敢的去做,不要怕失去,努力也是一种投资,就像二级市场的 K 线图一样,有涨有跌。拿三种曲线举例,第一条曲线前期曲曲折折,突然在一个转折点扶摇而上,直冲云霄;第二条曲线前期曲曲折折,后期也是曲曲折折,不上不下;第三条曲线前期也是曲曲折折,突然一个转折点暴跌,坠入低谷;我们大部分人都渴望走第一条曲线的道路,但是,前期的曲曲折折,是否会迎来某一个转折点,没有人知道。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停滞不前,甚至是跌宕起伏,但这并不意味着失败。稳定可以是成长和自我反思的机会,也可能是积蓄能量、准备下一次跳跃的阶段。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惧怕失去,将努力视为一种投资,是通向成长和成功的关键。生活和职业道路有其起伏,这些在儒家思想中可见,对待得与失、荣与辱、成与败等等,乃至人生的吉凶祸福,人们应注重“求诸己”,不假外力,更不应怨天尤人。重要的是如何应对这些起伏,以及我们从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接下来以下面的几个议题快速的对自己做年度总结:

首先,专业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我的专业名片,github 地址

Github 的贡献的小绿点:

picture.image

徽章:

picture.image

一、开源项目贡献

以 github 代表为例,今年的 ossinsight 表现:

picture.image

  1. 项目参与:

    • 2023 年主要参与的开源项目: openim, 参加了阿里的开源项目 sealer,网易的 gitops 项目 horizon,贡献了 kubernetes 项目、k8sgpt。提出了基于 AI和大语言模型的智能客服 openkf ......
  1. 技术成长:

    • 学习到的新技术和工具: 去年接触到 chatgpt,今年大量的使用,非常颠覆性的工具,也帮助了我很多,更加注重上层的知识了。更加偏向学习上层的设计思想,架构思想。同样也在学习提问,最怕的不是 AI 取代自己,而是自己不知道如何向 AI 提问。想起了之前刚接触开源的时候,也在学习如何提问,那时候写的一篇 如何提问 文章。
    • 来到 OpenIM 开源社区后,为社区设计了,并且后期一直主持的双周会。一路坚持主持双周会,从最开始的胆怯,不善言辞,慢慢的改进了很多,在双周会中,有很多的大佬,其实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启发。比如说可能我缺少一些大规模生产场景的实践,有些前辈提出 kubeblocks 开源项目可以帮助我们管理 mongo,redis。 Mysql 大规模场景替换为 Mongo(实际上 v3.5 已经实现了), kafka 可以用专业的 operator, 这个虽然是 Java 写的,但是做的生态是非常厉害的。这里也是借鉴了 sealos 开源项目的生产实践。 后面也学会了记录以及总结,Google docs 中留下了会议细节。
    • 参加的相关培训或研讨会: 深圳有非常多的线下交流会,我非常喜欢和一些优秀的人一起学习交流。包括 Kubernetes Community Days(KCD)这种线下交流会给我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在一些设计以及架构上有所感悟,而且和大佬交流也让自己成长了很多。比如说,之前设计 OpenIM 的升级策略,最开始也是借鉴最顶级的开源项目 Kubernetes 的 kubeadm 升级实践,以及 sealos 的 kubernetes runtime 的实践(本质上也是封装了 kubeadm 的安装、升级、更新、卸载... 接口),大会上也和 Shiming Zhang 一见如故哈哈,Shiming Zhang 是 Kubernetes 知名项目 kwork提出者,也是排名第一的贡献者,从他的设计中也学到了一部分设计方法。总之,包括不限于:学到了前沿技术,知道了很多前沿,有意思的项目。认识了优秀的人,学习了很多可以复现方法等等。
    • 帮助更多的人: 从大一开始,我就一直坚持做笔记,无论是技术类的笔记,或者是其他行业的书籍上的阅读摘选和笔记,这样对我自己来说学习的收获提高了很多。后面慢慢的侧重于项目和社区,但是知识类的项目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蛮多的人私下还来加我,有些是从 github 上找到我,有些是从知乎上关注,还有些是从 google 搜索到博客文章,然后联系到我的,或者是加入到了 kubecub 的 slack 社群,很高兴能交到很多的朋友,能帮助到更多的人,开源出去也获得了上千的 star ,也给自己的履历增加了一个很大的亮点。

二、阅读和学习

  1. 书籍阅读:

    • 专业上的书籍占主要的,包括编程语言,云,基础架构相关的都会看。《gitops》,《深入剖析Kubernetes》,《分布式对象存储》,《云原生操作系统》…… 甚至是在学习开源的过程中,学习了一些开源的思想,以及商业化的书籍,这个可能比较少众,例如:《大教堂与集市》,《黑客与画家》甚至是《人类简史》,用心看,多思考。在之前的个人博客中有微微介绍:https://nsddd.top/posts/my-hugo
    • 睡觉前会看一本《我们为什么要睡觉?》,看之前以为很戏剧性,小朋友看的书。实际上这是我的认知局限,我现在觉得这是一本每个人都必看的书,尤其是如今卷到天的社会(深圳特别卷),大部分都是熬夜到很久,甚至认为睡觉时浪费时间,很明显是对睡觉没有足够的认知。我在读这本书之前是抱着 “寻找一种科学的睡眠方法,可以用较少的睡眠时间内获取到最大的效率”,可惜作者观点完全粉碎了我的期待…
    • 心理学书籍今年看的是 《社会心理学》以及 《亲密关系》,亲密关系这本书是值得摆在案头的,时不时翻阅以校正和安慰自己的好书。社会心理学位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界处,可以更好地研究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科学。
    • 经济学书籍,今天最喜欢的是 《穷爸爸和富爸爸》,以及《货币经济塔》,这个世界变化越剧烈,越需要稳定的坐标。在这个黄金、纸币、数字货币、加密货币并存的世界,掌握和驾驭货币能力非常重要,这本书能弥补这部分的认知。
    • 《刻意练习》,这本书在微信读书上有两种,分别是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以及 “刻意练习:如何成为一个高手”。我看的是第二种;这本书是用科学以及心理学,人性的角度来解析,帮助我们所有人能理解改变只是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刻意练习。就像我,现在喜欢买保暖的贴身层速干衣或者是滑雪裤,买衣服的时候优先考虑去线下迪卡龙试穿,日常的也是以运动为导向去买,这样更能激发想锻炼的想法。
  2. 知识拓展:

    • 阅读以外的学习方式: 我很喜欢听课,各种各样的课,可能是某一个时期突然看一个讲法律故事的电视剧,那时候突然对法律感兴趣,我会那段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看法律相关的知识,剧情,演讲。千万不能小看自己的三分钟热度哈哈哈,这个是最高效提高自己的知识广度一种方法。
    • 对技术的认知更加清晰了:在和很多前辈聊天,总结,也阅读过很多前辈的个人博客,所见所得,对技术有了自己的认知体系。之前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中国的技术人才都这么内卷,和国外休闲派成反比,其实现在很好理解了,中国的基础技术还正在发展中,技术能力不足,所以,目前的状态下,销售、运营、地推等简单快速的业务手段显得更为有效一些,需要比拼的是如何拿到更多的“地”。而西方的“精耕细作”需要比拼的是在同样大小的一块田里,如何才能更快更多地种出“粮食”,这完全就是在拼技术了。从人类简史中也学习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中,各民族基本都是通过“野蛮开采”来获得原始积累,然后有一些民族开始通过这些原始积累发展自己的“文明”,从而达到强大,吞并弱小的民族。所以,对于一个想要发展、想要变强大的民族或公司来说,野蛮开采绝不会是常态,否则,只能赢得一时,长期来说,一定会被那些掌握先进技术的民族或公司所淘汰。阶段性的从 野蛮开采 -> 资源整合 -> 精耕细作 -> 发明创造, OpenAI 出来后这种感觉尤其深刻,当我们还在做低端的 CURD 工作的时候,OpenAI 就已经领先时代 ChatGPT,你还在用大刀长矛打仗的时候,对方已经用上了洋枪大炮;你还在赶马车的时候,对方已经开上了汽车……。 我们面临的选择和挑战往往像打游戏一样: 以《炉石传说》为例,游戏中不同的区服代表了不同的策略和文化。国际服玩家更倾向于长期规划,注重游戏的后期发展,而国服玩家则更专注于游戏的早期优势。这种差异,象征着生活中我们如何平衡短期与长期的计划与目标。对于创业来说,这个比喻尤其贴切。在国际市场上,长期规划和持续发展是成功的关键;而在国内市场,快速反应和初期的优势可能更为重要。无论选择哪种策略,都必须接受相应的风险:在国际市场追求短期成功可能导致长期发展不足,而在国内市场过分专注于长远规划则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初期阶段遭遇失败。个人比较喜欢 OpenIM 也是如此,开源社区意味着开放和自由,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尊重技术的公司和不尊重技术的公司在初期可能还不能显现,而长期来看,差距就很明显了。

三、挑战和成就

  • 今年在开源社区的运营上成长了很多,其实更多的是懂得了总结,借鉴,比如说加入和总结 Kubernetes 开源社区,学生身份参加了很多国内的开源社区和项目,这个过程学到了很多社区管理以及运营相关的知识并且运用上了。
  • OpenIM 实习,从最开始选择将 OpenIM 作为第一份实习,非常幸运,事实上选择是正确的,我的很多想法都在 OpenIM 得到了实现。目前也是混到了 OpenIM 的贡献排行榜第一的位置,相对应的,我非常喜欢去阅读和学习其他开源项目的设计代码,设计思想,然后将设计思想整合到 OpenIM ,所以 OpenIM 中大部分的设计方案都是我偶尔灵光一闪提出来的,和创业点子一样,先记录下来,指不定某天就实现了。
  • 学会沟通和换位思考了,我一直觉得沟通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在全数字化时代,沟通技能是技术人员向同事和客户传达其工作重要性的必备技能。但是技术人的沟通慢慢的其实也不仅仅局限在对话上了,很多异步的沟通,很多信息时代的邮箱,slack 沟通,以及远程 google meet 沟通,慢慢的也在总结一套高效的沟通方式。沟通前也是充分对每一次 meet 做计划,换位思考,将自己带入到其他的角色考虑,能理解对方的处境,可以更好的去换位思考,为别人利益考虑了。
  • 开始注重健康了,今年是我身体感觉变化最大的一年。尤其是爱上户外后,发现自己越来越追随自己的内心。越来越希望自己的身体变好,拍照能更出片,塑性。这也是正向的反馈,现在我觉得了什么习惯是好的,什么习惯是坏的。并且利用正反馈和自我鼓励来让自己去坚持锻炼。
  • 不恐惧自己的想法,去川西的时候,其实身边的朋友很多人都反对去,尤其是反对在没有去过高原的情况下去攀登雪山。去自驾川西,318 ~。这种勇于冒险的精神,结合适当的准备和学习,是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重要部分。面对恐惧和不确定性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部分。不要害怕记录下你的想法和梦想,即使现在看起来它们可能难以实现。每一个伟大的创业家或探险家的旅程都是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开始的。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不断学习和准备,当机会来临时,你就会更加准备好迎接挑战。
  • 今年的时间管理是我比较满意的一年,对于还年轻的我来说,时间也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主要是把时间花在了 看世界 以及 看书, 看电脑 上面。其实有所感悟的是去年,感悟到大学一下子三年快过去了,自己仿佛上一刻还在高考,这一下子都面临毕业了。时间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时间过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得让你有点受不了,而看似忙碌的我们似乎在这一年中也没有做太多事,尤其是让自己能成长的事情。有那么一句话是这么说,老天很公平,给了所有人同样多的时间,而有的人能够把时间用好,有的人则没有把时间用好。日积月累,人和人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这次去重庆,一群前辈,九几年的大学生,如今的花样生活体会的如此深刻。这一年前半年的时间是在项目和学习上,后半年的时间是在工作和学习上。我在工作中印象更深刻一些,就谈谈这部分把,我学会了主动管理, 无论什么事情,如果你发现你持续处于被动的状态下,那么你一定要停下来想一想如何把被动变为主动。因为在被动的方式下工作。我个人非常讨厌被动,尤其是这次来川西自驾了十天,感受非常深刻,当时任务有些需要我处理,但是我的精力主要是在高原应对高反、爬雪山、应对危险。我随身携带电脑被动的办公,解决问题,很难静下来主动思考把握主动权,于是第二天我就屏蔽了三天外部的联系方式,认真爬山 !,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你发现你的时间老是被别人打断,那么你就要告诉大家,我什么时间段在做什么事,请大家不要打扰我。我以前在国外看到有个老外就在自己的工位上挂了一个条幅,上面写着“正在努力写代码中,请勿打断……” 在这个过程中,你管理的不是你的时间,更多的是你的同事,你的信息(手机)。我学会说“不” , 需求做不到的时候不强求,我认为强求是无效的,明确告诉大家,No! 这个很重要。当然不是说啥都 No,No,No,我一般情况下会给出另一个你可以做到的方案,而不是把对方的方案直接回绝掉。 我不能说不,但是我要有条件地说是。而且,我要把你给我的压力再反过来还给你,看似我给了需求方选择,实际上,我掌握了主动。积极主动的态度下对于不合理的事讨价还价”。只有学会了说“不”,你才能够控制好你的时间。 。 最后一点是针对加班和开会的,当然,我是改变过公司文化的,我比较推崇 devops 文化,敏捷开发,精益文化。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 OpenIM 的 DevOps 文化手册。我自己本身也是双周会主持人,对于开会,我觉得今天大多数的会都开错了。在会上抛出问题,还是开放性的问题,然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任大家自由发挥,各种跑题跑偏,最后还没有任何的答案。开会,不是讨论问题,而是讨论方案,开会不是要有议题,而是要有议案。上面都是解决时间问题,下面我来说一下今年的时间管理上的一些实践,首先,对于项目的管理,你要学会规划自己的行动计划,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中长期的。我个人建议是按季度来规划,这个季度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一年往前走四步,而不是只考虑眼下。在个人时间上,我会用滴答清单来对任务做优先级,一般来说,会用到操作系统课程中的调度算法哈哈哈,例如说,最短作业优先,看到 to-do list 上划掉一个任务,看到任何的数据在减少,对于自己也好,对于老板也好。一个问题也会想清楚再做,先在 issue 中写出设计过程,然后思考设计模式和算法,甚至在 Code 前也会去考虑用 TDD(测试驱动开发)。

四、户外活动和休闲

今年参加的活动蛮多的,今年也算是我的户外第一年,最开始是喜欢摄影,攒了好久的生活费买了索尼,结果宿舍落灰很久了,记得最开始的时候和同学去黄山,那时候没做好攻略,快到晚上的时候才登顶,感觉爬山好累,但是那一次非常非常的幸运,正好是下雨后,看到了片片云海,第一次看到这么美丽的大自然,瞬间没有疲惫了~ 那时候我就真正的爱好了户外。

第二次做好攻略了,看到了小红书上非常非常热门的武功山,那时候又抱着看云海的想法,说去就去。是武汉的一家夫妻带着我,去武功山反穿的时候是一个人下午出发。记得刚准备出发的时候,龙山村下面的村庄几个广东人一直拉着我,让我明天上山哈哈,还给我很多的补给,还说希望我留下来,然后挪一下床位哈哈,很暖心,但是为了不打扰到她们,趁着她们没反应过来我就溜上去了。第一次不认识路,还好路上认识了一个户外团,跟着走,没想到到山上,太阳一落山特别冷,风非常大,也就一两分钟感觉就冻感冒了,又遇到了很好的人,带我去山上的民宿挤了挤。

后面第二次去武功山和同学抱团,后面又去了很多地方,来到深圳实习后,每周都和朋友一起爬深圳的山,然后去香港走了一条很久都想去的 麥理浩徑 。其中二段去了两次,三段和四段都去过一次。还去过香港的很多岛,比如说 塔门岛 和 蒲台岛 露营。

圣诞节前后也完成了很久的愿望,去了一趟川西,去了 318 自驾游,去了人生第一座雪山,也去了第二座雪山。很有意思的是带着电脑去旅行,出去玩随时背着电脑,在他们点菜的时候,利用空闲的时间就拿出来办公。也去过很多城市生活了一段时间,感受到了重庆和成都城市的文化。或许留下烙印了,以后毕业会考虑来享受生活 ~

我的 Twitter

五、未来规划

1. 职业发展:

  • 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展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希望能将自己在开源社区的贡献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在技术领域深化专业知识。我计划探索更多关于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前沿技术,以保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中的竞争力。
  • 计划参与的项目或学习目标:短期目标是深入学习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核心概念,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此外,我计划参与更多具有挑战性的开源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积累经验,拓宽我的技术视野。
  • 坚持独立思考,掌握自身节奏: 个体的行为受其认知驱动。在繁荣时期,机遇似乎无处不在,而在经济低迷时,情况就像退潮一般,暴露了真实的局面。这时,我们才能辨别出谁是在不断努力前行,谁只是被时代的浪潮所裹挟,以及谁只是表面上在“游泳”。在任何情况下,保持自我节奏,不随波逐流,是至关重要的。
  • 更好的解决问题: 作为一个技术工程师,我希望后面不断地训练自己能够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并能比较这些方案的优缺点的习惯;阅读更多的优秀方案和技术,在选择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技术决定;能够用更优雅,更简单,更容易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提高代码或软件的扩展性、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 创新能力: 我一直都是一个追求极简,优雅和自动化的技术者,能够使用新的方法新的方式解决问题,追逐新的工具和技术是我的生存之道。

2. 个人成长:

  • 个人兴趣的发展计划:除了职业发展,我还计划进一步培养我的户外运动兴趣,如登山、骑行和摄影。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身心健康,还能增强我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 面对未来挑战的准备和策略:面对未来的挑战,我将继续保持学习和适应的态度。为了更好地准备未来的职业挑战,我将持续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我也会注重心理和情感健康,确保在面对挑战时保持清晰和平衡的思维。

六、结语

有时候我们都会迷茫,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究竟喜欢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获取我们没办法找到答案,但事实总是,我们总会为我们想要的生活而努力,会为我们取得的成果而骄傲。

  • 年度总结的感想:回顾过去一年,我在职业和个人成长上都有显著的进步。2023年,我为我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骄傲。我深刻认识到,持续学习和不断挑战自我是达成目标的关键。我也学会了如何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中找到放松和乐趣,这对我的整体福祉至关重要。
  • 对未来的期望和展望:展望未来,我充满期待和信心。我希望能在职业道路上取得更多成就,同时也期望自己能够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不断探索新领域。此外,我期待在个人兴趣和生活质量上也能有所提升,实现更加丰富和平衡的生活。
122
0
0
0
相关产品
评论
未登录
看完啦,登录分享一下感受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