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SZ:000063)的主营业务ICT产品及解决方案,聚焦于“运营商网络、政企业务、消费者业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无线产品、核心网产品、有线产品、数据中心交换机、云电脑、服务器、数据中心、分布式数据库、家庭终端、手机及移动互联产品。
中兴通讯(SZ:000063)和AI相关的业务产品有很多,提供从基础设施到应用的全栈全场景智算解决方案,已形成高速互联、在网计算、算力原生、无感迁移、数据处理和算法优化等多项关键技术积累。
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面向 AI 大模型带来的新机遇,公司全栈全场景智算解决方案,并持续推进开放解耦、以网强算、训推并举,提升智算产品竞争力,打造开放的智算生态。
1)AI服务器及存储
中兴通讯提供满足全场景需求的系列智算产品,适配业界主流 GPU,为用户提供多样化选择;并通过算、存、网全域协同,提升智算资源的性能、稳定性。
全系列全场景:提供高性能训练服务器、高性价比推理服务器、开箱即用智算一体机(包括:训推一体机、推理一体机、应用一体机)、全系列通算服务器、高性能文件存储,满足从中心到边缘的多样化智算建设需求,已在电信、互联网等行业应用。
自主创新:自研定海芯片,支持 RDMA 标卡、智能网卡、DPU 卡等多种形态,提供高性能、多样化的算力加速硬件;携手产业伙伴推进 GPU 高速互联开放标准,打造新互联超节点智算服务器。
根据厂商销售额,2024年上半年,浪潮信息(SZ:000977)、紫光股份(SZ:000938)旗下的新华三、宁畅位居国内AI服务器前三,占据了国内超过70%的市场份额。中兴通讯具体的数据没有。根据2022年数据,国内AI服务器的前8名中没有中兴通讯。
IDC 发布的 2023 年中国服务器市场追踪报告,在排名前八的服务器厂商为:浪潮、新华三、超聚变、宁畅、中兴通讯、联想、戴尔,中兴通讯市场份额为 5.5%。
2)交换机
中兴通讯推出开放解耦的星云智算网络方案,满足百卡到百万卡任意规模的智算集群建设;通过创新算法实现数据无损传输,在智算中心内实现高达 98%的网络吞吐效率和5us 级快速流量拥塞调优,在智算中心间实现 300km 的多中心拉远训练,算效可达同机房集群 95%以上。国产超高密度 400GE/800GE 框式交换机,基于自研 7.2T 分布式转发芯片和 112Gb/s 高速总线技术,性能业界领先,整机支持 576 个 400GE 或 288 个 800GE接口;51.2T 盒式交换机,支持 128 个 400GE 接口,达到业界一流水平,已在互联网企业规模商用。中兴通讯数据中心交换机系列产品保持 GlobalData 国内同产品最高评级 VeryStrong。
2023年,中国交换机市场前几名为华为、新华三、锐捷网络、思科、中兴通讯,中兴通讯排第5,市场份额为2.1%。
3)数据中心液冷
中兴通讯打造在智算场景下的数据中心全栈解决方案和端到端交付能力,推出浸没式液冷、冷板式液冷、EDU、盲插机柜等全链条的液冷自研产品、模块化 AHU、一体化电力模块等创新产品。中兴通讯打造的滨江液冷智算中心样板点采用冷板式液冷方案,PUE 低至 1.1。在海外,夯实菲律宾、印尼等粮仓市场,并成功拓展泰国、中亚等新兴市场,2024 年海外市场数据中心订货同比增长超 100%。
根据 IDC 数据显示,截至 2024H1,我国液冷服务器前四大厂商为浪潮信息、超聚变、宁畅和新华三,合计市场份额超过 70%,市场集中度较高。中兴通讯市场份额排第8名,占比很小。
在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液冷市场中,英维克、Vertiv和华为各占据20%的市场份额,依米康和南京佳力图分别占有8%的市场份额,剩余25%的市场由其他公司占据。中兴通讯是市场份额未知,但是低于8%,排在靠后位置。
4)大模型训推平台
中兴通讯 AI Booster 训推软件平台提供可商用、可持续运维支持的智算训练以及推理服务,将工程能力和经验工具化,为客户简化 AI 创新工作量、降低大模型迁移成本。
资源管理:向下屏蔽底层异构加速硬件差异,提供多样化算力的灵活调度,为模型运行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运行环境。
AI 工具集:提供从数据处理、模型开发、训练、优化、评估到部署的端到端工程工具集,满足智算大模型全生命周期业务需求,显著降低开发门槛;提供模型迁移工具,实现大模型在不同厂家 GPU 上平滑迁移。
5)AI移动终端
2024 年,中兴通讯持续布局“AI for All”全场景智慧生态 3.0,将 MyOS 全面升级为基于中兴星云大模型的星云 AIOS,重点聚焦运动健康、影音娱乐、商务出行、家庭教育和智能驾驶五大核心消费场景,通过全新的智能体交互技术,让每一位用户都能享受到 AI 带来的美好体验。
手机和创新终端:中兴通讯在屏下摄像、裸眼 3D 等技术领域持续创新,发布最新旗舰 nubia Z70 Ultra、红魔 10 Pro 系列,以及裸眼 3D 平板 nubia Pad 3D II 等创新终端;nubia Z60 Ultra 领先版,凭借其美学与功能的和谐统一,获得 2024 年 G-Mark 设计大奖;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支持九天大模型的手机中兴畅行 60 Plus,推动 AI 技术应用普及。在海外市场,努比亚加速拓展,已登陆超 30 个国家和地区,推出音乐、游戏、影像、折叠系列特色手机及潮流的生态产品,打造个性化科技生活体验。
根据cannalys数据,国内AI手机市场份额前几名是:苹果、小米集团、vivo、Oppo、荣耀。中兴通讯AI手机市场份额未知。
据IDC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中兴通讯的手机在国内5G手机市占率为1.5%,排名第五,此后一直未入五甲。2024年4-6月,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6%,中兴通讯的手机仍被归并到other一项。2023年,中兴的消费者业务收入约279亿元,抛开路由器等终端收入,若按2000元一部手机粗略推算,其年出货量可能未到千万。
移动互联产品:中兴通讯推出业界首创 AI FWA 全栈解决方案,发布全球首款5G+AI FWA 产品 G5 Ultra 和室外 FWA 产品 G5 Max Pro 等 AI 赋能的移动互联新品,及全球首款智能大屏反向充电 5G 随身 Wi-Fi 产品 ZTE U60 Pro、全球首款 5G 随车 Wi-Fi产品 ZTE V50 等,打造人、车、家移动连接全场景生态。根据 TSR 最新报告,2024 年中兴通讯 5G FWA & MBB 市场份额保持全球第一。
6)大模型
中兴通讯自研中兴星云大模型,包括基础大模型和研发大模型、通信大模型、行业大模型等领域大模型,在算法创新、数据工程、高效算力平台等关键方面持续投入强化能力。基础大模型包括 2B 到 80B 大语言模型、视觉大模型以及多模态大模型,覆盖从手机、边缘到中心云各种部署场景。通信大模型采用多模态学习和 MoE 等技术,在通讯业务场景通过数字专家体系提供专家级见解,帮助解决复杂问题;面向自智场景,通过思维链、结构化大模型、大小模型协同等技术完成从自主思考到执行的闭环;在能效优化领域,通过双层 AI 协同,整体节能提升 30%以上。
由于中兴通讯的大模型用于B端,无法公开访问,所以具体效果和市场份额未知。不过根据当前一些排名榜单,估计其实力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大模型接近,如果参与评测或许排在20多位。
7)AI在各行业的应用
中兴通讯发布数字星云 3.0,通过助力 AI、借力 AI 实现全面升级,帮助客户和合作伙
伴多快好省应用 AI 技术,实现“人工智能+”的价值变现。中兴通讯已发展超过 1,000 家
数字星云合作伙伴,在工业制造、冶金钢铁、矿山、电力、交通、政务、文旅等 18 个行
业打造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标杆项目,荣获“2024 中国领军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2024 企业数智化转型领航企业”。
综上,可以看到中兴通讯在AI领域布局的面很广,从算力、算法到数据、应用都有涉及。但是,在各个细分领域,公司的市场份额都很低,和第一名差距非常大。比如在AI服务器领域,浪潮信息(SZ:000977)的产品比较单一,主要就是服务器,2024年营收达到1147.67亿,
而中兴通讯2024年营收为1212.99亿,和浪潮信息差不多。但是,中兴通讯产品线非常广,除了以上众多的AI产品,还有非常多的网络设备等。
而在公司的最核心产品通信网络设备方面,中兴通讯始终排名第二,低于第一名华为。
什么都做,又什么都不是特别强,这就是中兴通讯的尴尬之处。
而随着 5G 网络建设进入成熟期,运营商投资整体下降、结构变化,公司收入承压,核心收入运营商网络这块2024年下滑15%,导致公司整体业绩下滑。虽然公司布局很多AI产品和业务,但是传统业务太多,包袱太重,AI业务占比还小,难以扛起重任。
从财务指标来看,公司的毛利率还行,但是净利率较低,资产负债率很高,有很多的长期负债,靠着高负债高杠杆才有11%的ROE,但是总资产报酬率就只有4%。
在在AI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中兴通讯 2024 年研发费用 24,031.5 百万元,同比减少 4.97%,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9.81%,同比减少 0.54 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