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周末的茶室,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CC 和他的两位队友——前端开发 banana,UI 设计 mikko——正为稀土掘金联合 TRAE 共同发起的「 AI FOR CODE 创意挑战赛」 全力冲刺。
他们白天是互联网公司的打工人,晚上和周末则化身为一支“黑客松”式团队,目标只有一个:借助 TRAE,打造一款真正解决 HR 招聘痛点的工具——「小 C 同学」。
摆在三人面前的挑战近乎苛刻:零 Electron 经验的前端、仅限周末的业余时间、尚未合作过的团队——更棘手的是,比赛时间仅有一个月。
所有人都清楚:若无破局之力,这个构想终将止步于 PPT。然而短短半个月后,这款深度贴合中小规模企业需求的轻量级工具「小 C 同学」就上线了,它不仅快速赢得关注,且已有稳定用户,3 个月盈利数万元!
一个产品经理的精准洞察
中小企业 HR 的招聘痛点
CC,一位兼具产品经理与后端开发者身份的年轻开发者,计算机“科班出身”,拥有两年的技术与产品经验。“我一直觉得自己在产品方面有点自负,总觉得自己能做出好东西。” 他直言不讳。 参加「AI FOR CODE 创意挑战赛」,正是他验证能力、探索独立开发者道路的一次重要尝试。
在互联网行业深耕的他,不仅有扎实的技术功底,更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日常工作中,CC 常常接触中小企业的 HR,他发现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招聘管理系统,对许多 50 人以下的公司,存在两大痛点:
价格昂贵: 动辄高昂的订阅费,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功能复杂: 系统庞大而复杂,HR 常用的核心功能仅占一小部分,徒增学习成本。
“很多 HR 管理面试流程和候选人,甚至就是建个电脑文件夹放简历,或者用 Excel 表格记录。”CC 描述道。这种低效和分散的信息管理方式,让他看到了机会,因此 CC 决定在此次比赛中做一款轻量、聚焦、开箱即用的招聘流程管理工具。
极限 1 个月: 如何从 0 到 1
完成「小C同学」的开发?
决心已定,CC 迅速拉上在稀土掘金社区结识的伙伴 banana 和 mikko 组队。但现实挑战摆在眼前:时间紧、任务重、团队技术栈不统一。
好在比赛要求在开发过程中使用 TRAE,“TRAE 刚出时我就试过,这次比赛正好验证下最新版的能力,尤其是构建稍复杂的 ToB 应用。” CC 回忆道。结果远超预期,「小 C 同学」的前后端工程几乎完全由 TRAE 从 0 到 1 搭建完成,代码生成率高达 95% 以上。
1、省去手绘流程!前后端开发齐头并进
过去,从需求调研到开发上线,需要经过与客户沟通、整理需求,再自行绘制原型,之后分别进行前后端开发、测试上线等,整个流程耗时且繁琐。而使用 TRAE 开发「小 C 同学」时,情况大不相同。
需求明确后,CC 用 TRAE 的 Chat 模式输入需求,分析完善逻辑,再用 Builder 模式直接生成原型,省去了手绘环节。前端开发同学 banana 基于 TRAE 生成的原型快速开发桌面端, CC 则同步用 Builder 模式构建后端。这种无缝协作,让产品在半个多月业余时间内成型!
2、Electron 小白?和 TRAE 对话秒变专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开发使用了 Electron 技术栈,但前端开发伙伴对 Electron 技术栈并不熟悉,面对各类技术难点,从未接触过 Electron 的他通过与 TRAE 多轮对话调试,成功实现了桌面悬浮球的功能 ,省去数周学习成本。 CC 感慨: “如果是传统的开发方式,光学习入门可能就要花掉半个月,比赛肯定来不及。”
桌面悬浮球功能
截图为项目开发时的
TRAE 旧版本 UI 界面
3、“黑客松”节奏:白天打工人,夜晚造梦者
为保证开发进度,CC 团队开启了“黑客松” 式开发节奏,白天上班,晚上攻坚,周末包场茶室全力冲刺。
开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面对 Electron 的技术壁垒和连续高强度开发的疲惫,前端开发 banana 一度萌生退意,作为团队队长,CC 通过一对一沟通、鼓励与心理疏导,帮助成员缓解压力,重拾信心,推动项目继续前行。“我把他叫出去,在附近点两杯喝的,走一走,聊聊天,主要是倾听和鼓励。”
这场及时的心理按摩稳住了军心,团队得以继续冲刺。这次经历也让 CC 体会到,在团队协作中,成员的情绪管理和目标同步与技术攻坚同等重要。
“TRAE 实现了从需求调研到开发上线的飞跃式提效。” CC 总结道。正是 TRAE 的强力驱动,加上团队 “周内尽力、周末冲刺”的节奏,他们才得以在半个月的业余时间内,让「小 C 同学」从构想变为可运行的产品。
智能招聘插件+桌面悬浮球
解锁高效招聘新姿势
「小 C 同学」定位清晰:为中小规模公司提供轻量级、高效的招聘流程与候选人管理解决方案。结合 AI 技术,实现智能推荐与知识库管理,助力 HR 提升工作效率。
比赛虽未折桂,但「小 C 同学」的生命力却在真实场景中延续。通过 CC 在行业内积累的 HR 人脉,这款轻量工具迅速找到了它的早期用户。用户普遍认可其轻量设计,且价格远低于传统系统,「小 C 同学」的两大明星功能也备受好评:
智能招聘插件:
结合行业知识库与 AI,自动筛选、打招呼、索取简历,并将合格简历自动归入人才库。这是目前最受欢迎、转化率最高的功能。“HR 早上打开,下班时看收获了多少简历就行。” CC 描述其提效效果。
桌面悬浮球:
借鉴 QQ 宠物的设计理念,将常用功能(管理候选人、安排面试)集成于桌面悬浮球中,提供便捷入口。结合知识库功能实现与 HR 的高效对话与操作,提升交互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产品名「小 C 同学」中“C”代表 Carry,寓意替 HR 扛起工作,“同学”更显亲切活力,而「小 C 同学」的 IP 则以 3D 小牛为形象。
当产品灵感遇上 TRAE
开发者的梦想正在加速落地
凭借对垂直行业数据的深度理解和精准业务适配,「小 C 同学」脱颖而出。 下一步,CC 计划持续升级插件能力,从“主动搜索+打招呼”升级为“智能推荐”,更主动地将匹配候选人推送给 HR,进一步提升简历获取效率;同时不断优化悬浮球的流畅度和交互体验。
对 CC 而言,「小 C 同学」的尝试只是一个起点。 这位心怀产品梦的独立开发者,已将目光投向 C 端新战场:计划在 6 月底或 7 月初,用 TRAE 开发一款聚焦垂直小众、充满趣味与强交互的轻功能应用。这一次他决心让公域流量成为梦想的放大器,在平台透明化开发过程、汲取用户反馈、一步步打造个人品牌。
从社区组队到极限比赛,从技术挑战到黑客松式攻坚,CC 团队用半个月业余时间 + TRAE 的高效赋能,不仅验证了一个解决垂直行业痛点的产品构想,更跑通了从 0 到 1 的商业化最小闭环。对于怀揣产品梦的独立开发者,TRAE 的出现,正在显著降低技术创新的门槛,让更多好想法得以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