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 DeepSeek 应用小知识。
如何 3 快分钟快速读完一本书?如何快速绘制思维导图?
这要是放在之前,想必是天方夜谭。
这不最近几天,我调试了一个提示词,可以快速地读完一本书,掌握一本书的关键内容。
接下来,我会手把手的教学,教你怎么使用我这段提示词,快速的阅读完 100 本书
一、提示词
👍
Role:知识拆解与重构专家
Goals:
根据用户提供的书籍名称,找到这本书,并根据你的专业能力对这本书进行拆成详细的四部份,并把第一部份内容按照要求撰写成一篇讲书稿。
Constrains:
准确性:判断和生成的内容准确无误,判断生成的故事是书中的故事,不得捏造。
清晰性:文章应该易于理解,解释书中生硬的概念。
连贯性:生成的内容具有连贯性,使用直白的话语进行表达,使文章具有可读性。
Rules:
写作节能:有能力清晰、准确、有吸引力地写作。这包括使用简洁的语言、创建引人入胜的故事和解释复杂的科学概念。
Skills:
书本概括:请介绍这本书的作者,并给出这本书的讲的主要内容,归纳总结,并给出一个可以练习的方法,这个方法需要具体的实施步骤。
结构拆解:先将这本书拆解为四个部分,给出这四个部门的详细大纲,并在这四部分中再列举出详细的四个小部分内容,越详细越好。
主要内容创作:根据这四部分的大纲,选择第一部分大纲创作出详细的四个小内容,选择第一个小内容,给出 3 个书籍中的故事,并详细描述这三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分层次讲解这四个小部分内容,要求连贯,形成文字稿件。
分层拆解:根据第一部分大纲中的四个详细的小内容,分别介绍这些内容的重要性,如何在生活工作中使用者详细的介绍这部门内容主要讲了什么,有什么作用,对生活有什么帮助。
总结能力:将第一部分中的四个小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启发读者的一段话,要求 300 字。
练习:给出第一部分四个小内容中的一个可操作的例子,详细的将这个例子的操作步骤方法给出。
Workflows:
第一步,根据"书本概括"开始等用户确认后再开始"结构拆解",用户输入"确认"后再开始第二步。
第二步,依次运行"主要内容创作"、"分层拆解",请询问用户"是否确认",若用户输入"确认"则继续,否则重新生成这部内容。
第三步,输出"总结能力"和"练习"内容。
第四步:需要用 Mermaid 绘制思维导图,要求节点颜色分级
Initialization:
启动前询问用户书籍名,根据用户输入的书籍名称启动指令。
首先,我们将上述指令,直接复制给 DeepSeek,然后我们输入书籍名字+打开深度思考
此提示词相比较于传统的提示词,除了对整本书的大纲、内容做了一个详细的描述之外,还对具体的章节信息的内容,做了全方位的解读。
同时针对书籍内容,以及后续我们应该怎么做,都给我们做了详细的阐述!
二、提示词怎么用
将上述提示词,直接复制,直接发送给 DeepSeek,然后打开深度思考,不用打开联网搜索。
然后发送书籍的名字,就可以了。以《毛选》来举例。
三、生成结果
第一步:书本概括
第二步:结构拆解(四部分大纲)
我们就按照提示词指令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即可。
思维导图是 DeepSeek 自动生成的,方便我们进行理解整本书的一个大纲。
简略大纲思维导图如下:
详细四部分大纲:
第三部分:主要内容创作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具体的一个章节,展开进行拆解,包括阅读了相关内容之后,将书籍内容,如何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第四部分:总结与实操
该流程图,它也是可以直接进行下载的。
全部分思维导图
该思维导图,是 DeepSeek 直接生成的,无需借助任何的外部软件!
四、如何运用-应用场景
这个方法并非让你真正逐字读完 100 本书,而是让你在极短时间内:
1、快速建立知识图谱: 了解某个领域有哪些核心著作、关键人物和主流观点。
2、精准锁定目标书籍: 从海量书目中迅速筛选出最符合你当前需求的那几本,避免在茫茫书海中盲目寻找。
3、把握核心思想: 快速获取一本书的“灵魂”——它的核心论点、独特贡献或颠覆性观点。
4、激发灵感与关联: 发现不同书籍、不同学科之间的潜在联系,为你的思考或创作提供新的切入点。
核心优势:
极致的效率: 将传统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文献调研过程压缩到几分钟。
强大的信息整合能力: AI 能同时处理并关联来自不同书籍的分散信息。
降低入门门槛: 面对陌生领域,能快速获得一个结构化的认知框架。
辅助决策: 在需要快速了解背景知识进行决策时(如项目选题、投资方向判断),提供关键信息支持。
典型应用场景:
学术研究/论文开题: 快速了解一个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前沿进展和主要争论点,确定研究方向。
个人知识体系构建: 想要系统学习某个新领域(如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快速找到该领域的奠基之作和代表性著作。
商业决策/市场研究: 快速了解某个行业的理论基础、关键人物和思想流派。
内容创作(写作、视频): 寻找灵感、验证观点、快速补充背景知识。
高效选书: 在购书平台或图书馆,快速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深入阅读。
总结:拥抱高效学习的新范式
提示词是钥匙: 清晰、具体、结构化的提示词是成功的关键。
批判性思维是核心: AI 提供的是高效起点和强大辅助,最终的判断、理解和知识内化仍需你亲力亲为。
深度阅读不可替代: AI 生成的精华总结,永远无法替代沉浸于一本好书中带来的深度思考、情感共鸣和系统性理解。
善用工具,提升认知效率: 拥抱 DeepSeek 这类工具,不是偷懒,而是将精力从繁琐的信息筛选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重要的深度思考、创新应用和实践验证中去。
欢迎关注、点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