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和Kimi的接触,最近确实少了些。
我依然记得年初时它掀起的巨浪,凭借“超长无损上下文”技惊四座,几乎是凭一己之力,让整个大模型赛场卷入了“长文本之战”。但AI圈的风,变得实在太快。
后来,豆包、元宝这些巨头背书的产品声势浩大,Kimi的声音,似乎渐渐小了下去。
我一度以为,它会不会就这样,在喧嚣中归于沉寂。
直到最近,我看到了kimi官网(kimi.com)“深度研究”功能的内测。在我花了一个下午,把这个新功能里里外外体验了一遍之后,我得承认,我之前的想法,错了。
在所有人都忙着抢头条、卷流量的时候,Kimi,在潜心打磨一把真正锋利的剑。
坦率地讲,在深度研究这块,ChatGPT依旧是那个绕不开的标杆,但“需要魔法”这个门槛,就注定了它无法成为多数人的日常。
而Kimi作为本土模型,可以直接、流畅地使用,这便是它最朴素,也最坚实的优势。
话不多说,我们直接看它身手如何。我用四个来自不同维度的真实场景,试了试它的成色。
一、专业场景:AI行业报告
我让它扮演一位顶级的市场分析专家,撰写一份关于全球消费级智能眼镜市场的深度报告。
(可上下滑动查看 )
预览链接: https://www.kimi.com/preview/d1ec3t33jih2rkfq076g?blockId=48
📝
请你作为顶级市场分析专家,为我撰写一份关于全球消费级智能眼镜市场的深度研究报告。报告需以一整段连贯文本,从2024年到2030年全面分析市场趋势,包括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探讨核心驱动因素,如大型AI模型集成与标志性应用的出现;分析主要挑战,如社会隐私顾虑与高昂成本;深入对比主要竞争者与行业参与者;描绘典型消费者画像,如科技发烧友与时尚潮人;并展望未来,预测消费级智能眼镜与增强现实技术的融合路径,以及它们如何演变为个人AI智能助手的终极载体。
整个报告的框架、数据和前瞻性都相当不错。
但更让我惊喜的,是交互过程中的一个细节:在我发出指令后,Kimi没有立刻开始执行,而是反问我,希望报告的整体风格是偏向“学术分析”还是“商业洞察”,以及我的核心聚焦点是什么。
这个体验,非常棒。它不像一个冰冷的工具,更像一个懂得沟通、尊重你需求的专业顾问。
二、科研场景:文献综述
对于学生和科研工作者来说,快速了解一个陌生领域的研究现状,是一件极其耗时的工作。我让Kimi就“利用深度学习进行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诊断”这个课题,写一篇文献综述初稿。
(可上下滑动查看 )
📝
请帮我撰写一篇关于“利用深度学习进行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诊断”的文献综述初稿,重点回顾2022–2025 年的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主流深度学习模型(如 CNN、RNN、Transformer 等)在该领域的应用,总结常用数据模态(MRI 影像、脑电图 EEG、基因组数据等),并深入分析当前研究的主要瓶颈及未来值得探索的方向。
它生成的综述,清晰地梳理了主流模型、常用数据模态,并指出了研究瓶颈。对于一个领域的初探者来说,这份材料的价值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可视化报告的可读性极高,且文末附有详细的参考文献,方便溯源查证。这无疑能极大地提升研究效率。
三、生活场景:旅行规划
这个场景,最能体现AI的温度。我让它规划一次横跨四国的10日欧洲家庭旅行。
(可上下滑动查看 )
预览链接: https://www.kimi.com/preview/d1ec8a5gsoa9h5obsok0?blockId=108
📝
请帮我规划一次为期10天、覆盖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瑞士的家庭欧洲旅行。任务需涵盖以下关键环节:精选每个国家的适合目的地,查询并预订性价比高的机票与酒店,设计合理的每日行程安排,整理所需签证材料与流程,并进行整体预算规划,确保全程舒适、高效且经济实用。
看完这份报告,我得承认,我心动了。它不止是信息的罗列,而是将机票、酒店、每日行程、签证、预算这些繁杂的环节,变成了一份清晰、诱人、仿佛触手可及的旅行蓝图。
四、脑洞场景:思想实验
最后,我提了一个非常开放的问题:构想一个地球原生的硅基智慧文明。
(可上下滑动查看 )
预览链接:https://www.kimi.com/preview/d1ec8a5gsoa9h5obsok0?blockId=108
📝
请你进行一次深刻的思辨实验,构想一个在地球环境中土生土长的硅基智慧文明。请在一整段连贯的叙述中,生动描绘其独特的生物构造,以及它如何巧妙地融入并利用这个以碳为基础的生态系统求得生存;阐述其迥异于人类的感知模式与信息交流方式,并揭示其繁衍后代与自我演化的核心机制。在此基础上,请进一步推演它们如何发展出独特的社会形态、价值体系,及其完全不同于人类的科技文明——例如,它们的工具、建筑乃至能源体系,是否完全基于对岩石、晶体和金属的精密操控。
这是一个对AI逻辑、想象力、世界观构建能力的终极考验。Kimi交出的答卷,从生物构造、感知模式到社会形态、科技体系,都展现出了惊人的思辨深度。
这证明了它不仅是一个信息检索工具,更是一个能陪你进行“思想实验”、探索未知边界的伙伴。
测试完这四个场景,我最大的感受是,Kimi正在做一件“难而正确”的事。
当下的AI市场,我们见过了太多追求速度和热度的产品,它们能很快地给你答案,却很少能给你一份宁静、深入的思考。Kimi的“深度研究”,恰恰补上了这个缺口。
『 在一个追求‘秒回’的时代,我们或许更需要一个能陪我们‘深思’的伙伴。』
它不追求成为那个最喧闹、最抢眼的角色,而是选择成为书房里那盏沉静的灯,在你需要的时候,为你照亮前路,帮你理清思绪。
这种坚持,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环境里,显得格外珍贵。
End
如果你也对 AI 充满好奇,欢迎公众号后台私信我「进群」,一起打破信息差,真诚分享前沿资讯与实用教程。期待与你并肩探索 AI 世界!
感谢你的时间,能读到这里。如果有所共鸣,一个 赞 或一次 在看 ,就足够了。我是洞见君,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