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内有什么好用的模型推荐?
目前编码可以用K2,是Kimi新出不久的开源模型。KIMI 最初是在上下文方面做得很好,后面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太大进展,直到最近出的这个 K2 荣登了开源项目榜首。实测编码能力接近 GPT-3.7 的水平,可以放在 Claude Code 里使用。在我公司的 AI 客服中使用,感觉能力稍微比不过豆包。如果是非编码任务,大家可以使用豆包的 1.6 模型(推荐手动关闭思考,否则响应太慢),实测接近GPT4.1的水平。另外,火山现在有活动,企业认证的账号截止到8月31号每天可以免费500万token。
可能因为我经常推荐国外的模型,有人留言说:他觉得我思想上有问题,国内模型都这么强了,还在这里鼓吹外国的月亮更圆,没安什么好心。好吧,同样的文章,用户都会有自己的解读,这个不多解释。在实际使用中,我的体感就是国外模型更好用。商人是实用主义的,如果国内模型好用,为啥我不用,对吧。还节省成本。
离DeepSeek R2都发布半年多了,在怎么缺算力也应该快了,期待一下R2的发布吧。
2. 现在AI编码能做一个完整的小程序或者APP么?
简单的程序可以,复杂的还不行。公司业务级别的项目,我认为全部让 AI 做还不现实。我之前用 Cursor 花了半天时间做了个养老金计算的小程序。这种没有账户体系,没有后端接口的就比较容易做。
我也用 2 天时间做了个相对复杂的微信 AI 客服。支持先用 AI 接微信客服的用户咨询,然后无法回答的转接人工。我的感觉是,如果涉及到多个文件,AI 去修改就很容易出错。可能跟 AI 模型能处理的上下文长度有关。它会忽略一些它认为不重要,但实际需要修改的代码,导致修改效果不理想。
3. 你用AI用的最多的场景是什么?
AI 写产品原型,直接输出可编辑的 html 文件,基本代替了我原来用 Axure 拖拽画原型的方式。并且因为可以直接在网页上操作,很多没想明白的点,在操作的时候就能想到,极大提升了原型设计的效率。
对了,我之前看到一个上海公司的招聘,就是帮助其它公司做产品 demo 的,要求就是让 AI 输出可被用户验证的 demo 程序,我觉得这个需求还是很大的。推荐产品经理同学早点用起来。
4. AI 到底如何在企业里进行降本增效?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要根据公司的实际业务来看。比如之前我介绍的电商 AI 客服,因为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等,这类电商销售产品必然需要客服。但大部分公司不太可能提供 24 小时的在线服务。那么先不说 AI 客服能力怎么样,至少晚上有接待跟没接待是有区别的。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再解决转化的问题。
还有一类我认为每个企业都有,而且非常容易解决的工作流,就是那种重复性非常高的工作。现在基本都可以通过 AI 编写程序去自动化执行。总之还是得深入业务,才能做好 AI 落地。
5. Cursor pro 都无法使用Claude模型,怎么解决?
Cursor是个很好用的编码工具,可惜上周开始Claude模型提供商,就开始国内IP做了禁用。很多同学因此也退掉了Cursor的订阅。目前的解决方案就是把http2.0改成1.1,同时,在强制请求走代理。可以点左上角找到设置进行配置,也可以在cursor里按Cmd shift P,搜索:Open user settings,点带json那个
直接复制下面的内容到文件底部。
"http.proxyAuthorization": null,
"http.proxy": "http://127.0.0.1:7890",
"http.proxyStrictSSL": false,
"http.proxySupport": "override",
"http.noProxy": [],
"cursor.general.disableHttp2": true
上面的代理地址端口要根据替换为你实际用的工具端口。很多工具端口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