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居家办公,我成为了心灵导师 | 社区征文

社区征文
导语

相信大家已经看了很多关于工具,技巧的推荐,大家的文章也都总结的十分全面。那么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情绪的管理,来分享自己的居家办公感受,这也是我感触最深、经验最足的一方面。

我和居家办公的渊源可以从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年说起。那年是2019,我仅仅在实验室待了半年,就迎来了长达8个月的居家。那时的我是极其矛盾的,内心充满了对科研的热情,一心想要做出一番成就,却又因为经验太少无所适从。每天好像很忙却不知道前进的方向。这种矛盾感让我逐渐萎靡,心情也变得抑郁。我开始越睡越晚,精力越来越低迷,效率每况愈下。后来,我终于意识到我不能再沉沦下去,积极的展开自我救赎。我开始和学校的心理老师交流,接触更多的情绪管理办法。终于我跳脱出了这种状态,也因此学会了情绪管理,心情和效率蒸蒸日上,连导师都询问我为什么效率突然提高。自此我也明白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人类的大脑天然会去优先处理情绪,负面情绪很容易侵占大脑理性思考能力,不能自拔。而我通过这段经历,也为情绪建立起了一堵城墙,无论在低谷期或是高峰期,都不会轻易陷入感情的漩涡。

追寻

为了了解大家对居家办公的感受,我调研了身边大概30位朋友。其中大部分是独居,少部分和亲人住在一起。我们主要关注效率方面,调研结果如下:

pie title 远程办公的效率和公司相比
"提升" : 11
"下降" : 16
"无差别" : 6

其中,效率提升的人表示,居家省去了通勤时间;能够更加专注干自己的事情,不被他人打扰;时间更加自由。 大部分人还是表示效率或多或少会下降,工作时间增长,我们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这部分人身上,他们表示,因为没有束缚,注意力更容易被有趣的事情所吸引;没有结束时间,反而变得容易拖延;长时间的居家,孤独感倍增,陷入萎靡;和家人住在一起的人表示,居家需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压力增加。总结下来,不论是注意力的控制还是和家人的内耗,究其深层原因,都是你的情绪在抢占你的效率。接下来,我将对不同人群进行分析,并从情绪上给予建议。

思想上的矛盾者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更喜欢上班而不喜欢居家办公。一回到家,那种放松感就扑面而来。讲道理,我也不是一个效率低的人,但是却很难去对抗这种无力感。一部分人表示和我有同样的感受,这是因为在家里很难划分工作和休息的界限。时间上不知何时放下电脑,空间上也模糊了工作区和休息区。大脑往往在这种纠结中消耗了很多的精力。一天下来,身心疲惫。

让自己慢慢收敛

“焦虑、内耗的本质,其实是没有守住自己的节奏。” ——莫言《晚熟的人》

为了对抗上述的懒惰感,我尝试了各种办法,找人监督,去咖啡厅或图书馆,在家也穿戴整齐等等一系列方法,却收效甚微。它们也许可以让我激情澎湃的奋斗一天,但无法长期保持。最终,我总结出最实用的办法就是接纳自己,收敛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在家中也许你无法控制自己不去熬夜,第二天又去埋怨自己睡过头。但我们要明白,大多数人是无法一下子适应生活环境和习惯的改变。不要责备自己,不妨先去牺牲一些效率,让自己去适应。也许我在家的极限就是10点起床,但这样可以让我一直保持精力到晚上;也许我中午就是要花3小时去做饭收拾,但是这样不会让我下午一直在担心结束工作后还有繁重的家务。一次又一次的试探让我们收敛,找到自己的节奏,而不是在与自己的对抗中沉沦。

另外,我推荐大家尝试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做了的事情上,而不是问题上。也许你会因为任务没完成去责怪自己,“要是在公司,我肯定能做完。”当你将注意力放在问题上,你会发现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让你不堪其扰,陷入思想怪圈。不如将注意力放在自己已完成或想要完成的事情上,为自己又完成了某些事感到开心。为此,我推荐北京电影大学曼罗老师的共时冥想课程。我有幸去到现场学习曼罗老师的呼吸与冥想课程,体验良好,感触很深。这门课十分难抢,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曼罗老师在喜马拉雅上开设了共时冥想课程,可以提升专注力,保持内心平静。

image.png 另外,我推荐对每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在一众的企业工具中,飞书的确十分好用,不如利用起来,每天写写总结,保持思考,保持专注。

不堪重负的家庭成员

居家的时候,我和父母住在一起,长时间的相处让我们爆发了很多的矛盾,影响情绪又影响工作效率。其中包括家务的承担,情绪上的安抚等。在我调研的非独家人群中,大多数人表示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纠其深层原因,是认为对方对自己的不理解。比如我希望在家可以像在公司一样,简单的吃饭尽快的投入工作,而父母则希望更美味更营养的餐食,同时也希望我有相同的愿望并帮他们分担相关事务。而很多情侣也会因为长期居家,变得暴躁,将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从而产生争吵。

为此,我推荐一本书——《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是学校的心理老师推荐的,我已经反复阅读了3遍,自感受益匪浅。他教会你为自己的感受负责,通过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四个要素与他人沟通,帮助双方建立坦诚和有同理心的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运用,我深感和父母的关系缓和,而双方也更了解对方的需求,从而达成和解。在共同居家这样需要长期共处的环境中,这显得尤为重要,毕竟避免互相消耗,共同进步才是我们的目标。

image.png

总结

因为自己经过挣扎,自觉情绪管理收益很多,所以我曾给过很多人相关的建议。现在回过头对他们进行回访,大多数人表示这很有用,其中包括我的导师。她曾跟我表示,她也会焦虑,这让她经常失眠,长期的劳累也让她身体出现问题,而心理的改变确实让她变得更加从容,从心出发,坦然的接受自己,才能更上一层楼。想写的很多的,但精力有限,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写出自己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更详细的讨论~

999
104
17
4
关于作者
相关产品
评论
未登录
看完啦,登录分享一下感受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