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大模型的后训练增强技术-Reasoning模型也进化到2.0了,这次居然学会用工具了

大模型向量数据库机器学习

论文题目: START: Self-taught Reasoner with Tools

论文链接: https://arxiv.org/pdf/2503.04625

论文简介

Reasoning模型也进化到2.0了,这次居然学会用工具了!✨ 最近有个叫START的方法,让大模型也能学着用工具,比如自己调用代码解释器,来提升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怎么实现的呢?它会把「思考链」和「工具调用」结合起来,给模型配上了自查、自我探索和自己修bug的能力。简单说,就是教模型边想边动手,用工具解决推理过程中的难题。

具体的训练步骤大概是:

  • 1️⃣ 收集数学和编程题目,比如数学的AIME、MATH,编程的Codeforces、LiveCodeBench这些比赛题目。
  • 2️⃣ 设计一些「友情提示」,比如“这里不如用Python试一下?”
  • 3️⃣ 让模型自己带着工具解题,然后把刚才的提示巧妙地插到推理过程中(通常是在模型犹豫的时候,比如出现「等等...」的地方)。
  • 4️⃣ 对解题过程打分,去掉重复或者没用的步骤,形成高质量的种子数据集。
  • 5️⃣ 用这些种子数据微调模型,让它学到正确的使用工具的思路,并不断“自我精炼”,创造更多解题方案。
  • 6️⃣ 再通过“拒绝采样”技术在更大的数据集上做二次微调,让模型越来越聪明。

研究还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

  • 💡 加入工具后,数学题的准确率直接提升了15%,像AMC23考试的正确率达到了95%!编程题的中等难度问题准确率提升更厉害,达到了38.6%!

  • 📈 考试的时候加上一些小提示,也能再提升12%的准确率。

  • 🐞 调整代码模板,训练过程中的debug错误直接少了41%。

  • 💡 给模型加工具(比如Python解释器)带来的提升,比单纯增加训练数据还有效!

  • 🧠 大模型本身其实就已经有使用工具的潜力了,只是需要点拨一下就能激活。

  • 🛠️ 训练的时候用“两阶段”方法(先提示微调再拒绝采样微调),能让模型更好地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

  • 📍 对了,插入提示的位置也很重要,最好放在连词后(比如“但是”、“等等”之后),停顿之前。

一句话总结:模型加了工具,就像你考试允许开卷一样,效果简直好到飞起!

论文效果

picture.image如上图所示START模型的训练框架,它的训练分为两个阶段: Hint-RFT 和 RFT。

1️⃣ Hint-infer(提示推理)

  • 先拿代码和数学数据喂给 QwQ-32B-Preview (一个大模型),它会在特定的地方停下来。
  • 这些停顿点会插入一些智能提示(来自一个提示库),比如“这里是不是可以试试Python?”
  • 之后,模型会继续推理,并且用代码解释器(Python)来执行代码、检查反馈,确保思路正确。

2️⃣ Hint-RFT(基于提示的拒绝采样微调)

  •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模型生成的推理过程会经过一轮筛选,去掉低质量、重复的内容,并进行一些修改,形成一个高质量的种子数据集 D_seed
  • 然后,QwQ-32B-Preview 会用这些数据进行微调,生成一个初版的 START-0 ,让它能自己感知并使用工具。

3️⃣ RFT(拒绝采样微调)

  • START-0 开始自我蒸馏,自己生成更多解题思路,构建一个更丰富的训练数据集 D_START (这个数据集不仅更有多样性,还强化了工具使用模式)。
  • 最后,用这个扩展版数据集再微调一次,最终得到 完整的 START 模型

简单来说,这个流程的关键就是:

  • 先让模型学会用提示来调用工具
  • 再筛选高质量的解题过程进行微调
  • 让模型自己生成更多推理过程,最后再训练一遍

picture.image

这张图对比了 QwQ-32B-PreviewSTART 在处理 LiveCodeBench (难度:hard)编程题时的表现。

📌 QwQ-32B-Preview

  • 采用 长链推理(CoT) ,自己反思、尝试不同的方法,逻辑看起来很严谨。
  • 但在分析复杂测试用例时容易“幻觉”,也就是推理时编出一些错误的假设,导致最终解法是错的。

📌 START

  • 继承了 QwQ-32B-Preview 的推理框架,但 加入了代码执行能力 ,让模型可以真正跑代码来验证自己的推理。

  • 具体做了什么?

1️⃣ 执行代码 :用解释器跑代码,看看结果对不对。

2️⃣ 检测错误 :如果输出和预期不匹配,说明哪里有问题。

3️⃣ 迭代分析 & 调试 :自动找 bug、分析错误,修正代码。

4️⃣ 输出最终答案 :确保解法正确再交卷!

总体来看,QwQ-32B-Preview 虽然思考方式不错,但容易犯错。START 靠工具(代码执行)补上漏洞,推理更严谨,答案更靠谱!

0
0
0
0
关于作者
关于作者

文章

0

获赞

0

收藏

0

相关资源
VikingDB:大规模云原生向量数据库的前沿实践与应用
本次演讲将重点介绍 VikingDB 解决各类应用中极限性能、规模、精度问题上的探索实践,并通过落地的案例向听众介绍如何在多模态信息检索、RAG 与知识库等领域进行合理的技术选型和规划。
相关产品
评论
未登录
看完啦,登录分享一下感受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