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高收益:稻盛和夫亲自讲述企业经营的16个重要问题》是稻盛和夫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属于其“创造高收益”系列书籍之一。这本书由东方出版社于2010年5月出版。该书主要围绕企业经营中的16个关键问题展开讨论,这些问题涉及如何通过严谨的态度、高水平的道德情操、重视人才、有效利用人才以及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等方面来实现企业的高收益。稻盛和夫在书中强调,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并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严格的经营哲学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序章:探寻企业存在的意义
稻盛和夫回顾创业经历,讲述京瓷经营理念的形成过程。最初以 “将技术昭示天下” 为目标,后因员工诉求意识到企业的真正目的是 “追求员工身心幸福,同时贡献社会”。企业必须有超越私利的 “大义名分”,如京瓷的经营理念,才能凝聚员工。第二电电(KDDI)的成功源于 “为降低通信费用” 的公益动机,证明大义名分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第一章:铸就高收益基盘
阐述高收益的标准(税前利润率 10% 为门槛,15%-20% 为高收益)及实现方法,强调 “销售额最大化,费用最小化” 原则,通过定价策略、成本控制和核算管理实现高收益。定价是经营的核心,需平衡客户接受度与利润,由经营者亲自决策。
案例:京瓷通过设备改造和流程优化提升效率,反对盲目投资总部大楼等非生产性设施。
第二章:企业要勇于不断进取
讨论企业多元化策略,强调先夯实主业基础,再在技术或市场延长线上拓展新业务,避免盲目扩张。多元化需基于核心能力,如京瓷以精密陶瓷技术为核心拓展医疗、通信等领域。
并购(M&A)需遵循 “三方皆赢” 原则,注重文化融合与员工认同,如 AVX 公司并购案例。
第三章:基于合伙人理念的企业经营
倡导 “大家庭主义”,打破劳资对立,通过全员参与经营、透明核算和联谊活动构建信任关系。绩效浮动工资易引发矛盾,主张全员共同承担经营责任,如京瓷通过 “单位时间利润” 考核而非单纯绩效。反对裁员,主张通过全员降薪、内部培训共度危机。
第四章:打造自燃型集体
强调培养具备经营者意识的 “自燃型” 人才,通过阿米巴经营划分小集体,赋予责任与权力,激发员工主动性。人才培养需兼顾能力与忠诚度,通过实践和指导提升员工责任感。管理者应身先士卒,如京瓷通过 “总经理亲自参与现场改善” 推动全员参与。
终章:追求高收益经营
总结高收益对企业的重要性(强化财务、抵御风险、支持扩张等),强调经营者必须有 “发自内心的强烈意愿” 实现高收益。高收益是企业存续的基础,需通过理念、制度和全员努力共同实现。京瓷通过持续高收益积累资金,成功拓展太阳能、通信等新领域。
本书给股票投资者的心得体会:
●从企业基本面看投资价值
高收益体质是核心指标:优先关注税前利润率持续高于 10% 的企业,这类企业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稳定性,如京瓷长期维持 20%-30% 的利润率,体现其经营壁垒。
现金流与负债管理:企业应通过高收益积累内部留存,减少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投资者可关注自由现金流充裕、资产负债率低的企业(如京瓷零负债案例)。
-
●经营理念与长期价值
价值观驱动的企业更可靠:选择以 “员工幸福、社会贡献” 为目标的企业,这类企业更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而非短期利润投机。例如,KDDI 因 “降低通信费用” 的使命获得社会认同,实现长期增长。
管理层的 “自燃型” 特质:经营者的强烈意愿和使命感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投资者可通过管理层访谈、战略定力等维度,判断其是否具备带领企业穿越周期的能力。 -
●组织管理与抗风险能力
阿米巴经营的启示:具备灵活组织架构(如小集体核算)的企业,能更快适应市场变化。投资者可关注采用扁平化管理、鼓励基层创新的公司。
避免盲目扩张:警惕单纯追求规模而忽视核心能力的企业。如书中提到的零售业案例,盲目开分店导致亏损,而应先强化单店盈利能力(如提高单店利润率)。 -
●并购与多元化的风险控制
协同效应优先:企业并购需确保文化兼容与业务协同(如京瓷并购 AVX 时注重技术互补与员工认同),避免因整合失败导致价值毁损。
聚焦核心能力延伸:多元化应基于现有技术或市场的 “延长线”,如京瓷从陶瓷技术拓展到电子零部件,而非跨领域盲目扩张。 -
●逆向投资思维
危机中的高收益企业:在行业低谷期,具备高收益体质的企业更能承受冲击,并可能通过低成本扩张提升市场份额。例如,京瓷在石油危机期间逆势投资太阳能业务,最终成为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