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海内外 上架就断货的TicNote使用体验

大模型向量数据库机器学习

上周出差前,在去机场的路上刚好拿到了,刚到货的“出门问问”的产品“TicNote”。于是在车上录了开箱视频。

可能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TicNote”是什么,它形似一张卡片,是 “出门问问”公司推出的新一代Agentic AI 软硬件智能产品, 当时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海外媒体、知名TikTok博主、多用户群体的高度认可。

“TicNote”是软硬件结合的,通过 硬件“卡片”来录音 ,无论是打电话、会议还是课堂都可以录制。录音完成后可以在 手机端操作“TicNote” APP ,APP会自动转录你的录音并且进行 分析和整理 。然后配合 APP中内置的「Shadow AI」 ,可以把录音的内容作为AI的知识进行问答,成为用户 随身的AI思考伙伴

到现在我已用了一周多,刚好是出差前拿到,经历了一周的高强度使用。结合我的体验来给大家讲讲这款产品。在这篇文章中与上篇讲小米AI眼镜不同,我想我根本不必讲我的个人主观感受。 因为对于“TicNote”, 他的使用体验是两极分化的。

picture.image

在我看来, “TicNote”有极其明确的适用人群, 这些人只要看到完整的产品介绍就会有下单冲动,无需解释太多。 而对于非适用人群来说,这就是一个“鸡肋产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因为我带着这个产品去了很多地方见了不同的人,这些人有科技公司老板、汽配工厂工人、农产品工人、地方政府官员等等,一类人听我说完“TicNote”就直接想要据为己有,追着问哪里有卖,一类人看到把玩一下便弃置一角。

因为使用时间并没有很长,我也没有刻意的去寻找产品功能亮点,直到我写文章,我发现还有一些隐藏功能其实是我没有用到的。

所以我的目标是以一个普通用户,正常使用的视角,告诉大家,这个产品本身到底如何。

picture.image

我们先来看看硬件

整个包装里有:“TicNote”卡片、一个磁吸卡套、一个充电器和说明书。

picture.image

TicNote: 大小和身份证一模一样,3mm厚度约是两张身份证叠起 。卡片面板是金属质感,手感很轻,方便携带。

picture.image

磁吸卡套: 卡套背面是带磁吸的 ,比“TicNote”大两圈,可以把“TicNote”放到卡套中,然后把卡套直接磁吸在手机背面。

值得注意的是: “TicNote”卡片本身是非磁吸的 ,除了卡套,还附赠了一个磁吸环,如果你不喜欢卡套,也可以直接把磁吸环贴在“TicNote”背面,以达到直接把“TicNote”磁吸在手机背后的效果。

picture.image

充电器: 是异形磁力充电接口,为“TicNote”专用的,这个充电方式应该也是保障“TicNote”只有3mm厚度的功臣。

仔细看“TicNote”,他的正面由一个可上下拨动的“拨片”、一个只有黑白色的屏幕、一个按钮组成。这是“TicNote”硬件上所有能操作的地方。

picture.image

根据 拨片的上下位置 ,来切换“TicNote”的录制模式: “电话通话录音”或“扬声器模式” ,这也是“TicNote”的一个特点,他录音手机的方式是通过使用卡套紧贴手机背面通过捕捉手机的振动来实现的通话录制。

picture.image

右侧的按钮,就是“TicNote”的电源键,同时管控着 录制的开启和暂停 ,长按电源键2秒,TicNote会振动一次,屏幕显示录音状态,再次长按2秒则暂停录制。

picture.image

卡片的使用和交互是非常简单易懂,根本不需要看说明书,上手就能用, 而且面板也几乎只显示录音状态和电量,在任何场景下不会造成干扰

卡片虽小,但是续航能力还是很猛的,能支持 超 20 小时连续录音,待机能够长达达 20 天+ ,并且卡片中内置有430+小时的储存空间。

整个出差过程是5天时间,这5天时间中我只有第一天刚到货怕电不够用,在当天晚上充了一次电,然后在第三天顺手冲过一次电(并没有用完)。续航这方面还是比较省心,除非是超高强度的录音需求(一天8小时那种),不然一周充1次电是完全没问题的。

说到这里,我们对“TicNote”的了解才刚刚开始,在这个形态下,你可能认为它只不过是一个轻薄版的“录音笔”,不足为奇。而“TicNote”真正的灵魂在于他的“软实力”:

「Shadow AI」

在使用「Shadow AI」之前,我们要先把“TicNote”卡片上的录音给传输到手机的APP中,“TicNote”针对录音传输做了专门的优化,在建立“TicNote”和手机的通信后,可以启用“极速传输”功能,然后快速的把长达几个小时的录音传输到手机上。这也是在我首次体验的时候发现的,他不仅通过蓝牙还可以通过专有的方式进行传输。

然后就可以看到自己录制的音频出现在了手机APP中。

picture.image

“TicNote”会开启自动转录,把你的录音转变成你的“信息”。

「Shadow AI」提供了集记录、洞察、灵感、分析、创作、思考的一整套信息梳理方案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在录音的处理界面,包含了丰富的功能:

AI智能总结: 「Shadow AI 」提供强大且灵活的总结能力, 支持40+ 种模板 ,用户可根据自身角色或特定场景自定义Prompt(提示词),生成 高度个性化的会议纪要、行动建议和待办事项

可视化思维导图: 每一次录音结束后,「Shadow AI」均可生成可 视化思维导图,清晰呈现对话的知识结构与议题脉络 ,并给出AI建议与代办事项,辅助用户进行高效复盘和知识重构。

深度研究报告:为用户提供系统化、专业级的分析洞察,直接提升内容产出质量。

Aha 顿悟时刻: 「Shadow AI」具备独特的“Aha顿悟”能力,能主动 挖掘对话中非显性但具有价值的表达 ,沿着用户的思维路径,捕捉灵感火花,产生新的思考和创意。

自动生成播客内容: 「Shadow AI」还与出门问问自有的「魔音工坊」(海外版DupDub)专业声音产品实现联动,助力用户高效将 输入的录音及其他格式文档转化为播客 ,并根据喜好选择「魔音工坊」同款声音。

此外还可以点击 与Shadow聊天 ,即可直接基于本次会议来与AI进行讨论,也可以随意的切换和关联上其他的录音,这样能够让AI在一个更加纯净的上下文环境中回答你的问题。

picture.image

「Shadow AI」还拥有“ 智能推送 ”的智能体能力,你可以要求「Shadow AI」为你在某个时间点前主动整理好会议中的某一块的相关信息,然后把信息在当天主动推送给你。

以上还是关于某一个单点项目的问询,你也可以在 主页面中随时打开「Shadow AI」询问任何问题,「Shadow AI」会基于你所有记录过的信息,为你生成一个专属于你的、靠谱的答案

picture.image

此外还有“项目”功能,可以为你的信息创建专属的文件夹,这样有利于「Shadow AI」对你的信息进行整理,也能够帮助「Shadow AI」在回答时,能够更准确的找到靠谱的信息源,让AI伙伴更懂你。

picture.image

我意外发现的是,右上角的项目更新功能,简直是一个天然的周报写手,他自动的根据我已有的信息,把我本周的 高频事项、工作重点、后续动作等等都整理出来,并且每一个项目都形成了对应的待办项 这里还是有点惊喜的,无论是自我总结还是为了工作周报汇报,这个功能都很有帮助。

picture.image

以上就是“TicNote”的主要功能了,总的来说他 最适合的是经常有多方会议、电话沟通、商务会议、学术讲座、医生问诊、课堂学习、采访沟通此类场景的人群。 TicNote能够在这类场景下最大化发挥「看听问推搜」的作用。另外官方介绍 「Shadow AI」拥有持续进化的记忆能力,每一次沟通、录音、文件,都会被智能整理与关联,化作你的专属知识大脑,我用的时间尚短还未体验到其进化后的惊艳, 但是只要 「Shadow AI」拥有记忆能力,那么长此以往,Shadow AI一定会成为那个懂你的贴身伙伴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如此强大的AI功能,其成本必定是高昂的,所以「Shadow AI」的使用并不是完全免费的 ,它需要消耗积分来使用,积分在APP中的购买价格和消耗规则如下: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如果看到这里,你还没有任何心动,那么也许这并不是适合你的一款产品。

如果看到这里,你如获至宝,想要立刻拥有,那么可以直接通过下方链接购买,官方同价⬇️:

部分地区已断货,如无货可切换地区查看

购买后我会获得一定比例的佣金,依旧老规矩,届时给小伙伴们抽奖发福利~

OK,以上就是我对TicNote的使用总结和功能介绍,如果有大家想了解但是我没有提到的方面可以评论区提出,定知无不言~

评论区也可以讨论下你对这款AI硬件产品的看法。你认为是否值得买?你会买吗?

以上,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你喜欢,请随手点个赞、在看、转发三连吧,感谢你的支持~

往期推荐

1、爽爆!一句话,AI全自动写脚本并剪辑出成片的企业级项目教程!

2、AI编程不只是工具,更是这个时代给予普通人的巨大红利

3、抛砖引玉 | 为什么DeepSeek-R1是推理模型?(万字长文)

4、二次元女友陪你上班是种什么体验?手把手教你用AI打破次元壁!

5、手把手教你把AI大模型接入小米音箱,无需任何代码基础详细操作教程

6、怎么让AI认识你的产品?实践干货分享!

7、零基础零成本 体验模型微调,手把手教你搞定微调全流程!

8、2025春季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 DeepSearch技术详解演讲全文

9、实测智谱GLM-4.1V-Thinking,本地视觉Agent已在爆发前夜

10、用了两周,发现小米AI眼镜最有用的竟是这个...

0
0
0
0
关于作者
关于作者

文章

0

获赞

0

收藏

0

相关资源
字节跳动 XR 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火山引擎开发者社区技术大讲堂第二期邀请到了火山引擎 XR 技术负责人和火山引擎创作 CV 技术负责人,为大家分享字节跳动积累的前沿视觉技术及内外部的应用实践,揭秘现代炫酷的视觉效果背后的技术实现。
相关产品
评论
未登录
看完啦,登录分享一下感受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