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5年7月31日,湖南第二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通过,本批次一共有四家企业通过备案。根据《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在人脸信息储存量达到10万人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网信部门履行备案手续。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强调,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时,不得将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且处理特殊人群人脸信息需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规定。此外,公共场所的私密空间不得安装人脸识别设备。
(1)门禁与考勤场景
- 企业办公区:企业通过人脸识别门禁系统,限制未经授权人员进入,同时,利用人脸识别考勤机自动记录员工出勤时间。
- 校园:学校在出入口、宿舍楼等区域部署人脸识别闸机,管理学生和教职工的出入。
- 社区:小区出入口安装人脸识别门禁,限制住户和授权人员能够进入。
(2)金融安全场景
- 银行柜台与 ATM 机:在银行柜台办理业务时,需要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客户身份,部分 ATM 机也支持刷脸存取款。
- 手机银行与支付:手机银行 APP 登录、转账汇款等操作中,可通过人脸识别进行身份验证。
(3)交通出行场景
- 机场安检:机场通过人脸识别快速验证旅客身份,与身份证、机票信息匹配。
- 火车站进站:部分火车站启用了人脸识别自助验证进站通道,旅客直接 “刷脸” 即可进站。
(4)医疗健康场景
- 医院挂号与病人识别:在医院挂号处和病房,通过人脸识别确认患者身份。
- 医疗设备管理:对操作医疗设备的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权限控制。
(5)安装监控场景
- 城市监控与治安防控:在地铁站、商场、街道等公共场所,人脸识别系统对监控视频进行实时分析,快速识别在逃人员或可疑人员,辅助警方维护社会治安。
- 刑侦与案件追踪:警方通过分析监控视频中的人脸信息,追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为破案提供线索。
(6)商业与零售场景
- 客流分析:商场、品牌店等零售场所通过人脸识别统计客流数量,分析顾客的停留时间、行走路线、回头率等行为数据,以便优化店铺布局、调整营销策略。
- 虚拟试妆 / 试戴:美妆 APP 和眼镜电商等利用人脸识别和 AR 技术,让用户虚拟试用化妆品、眼镜或发型,提升购物体验,促进销售。
根据《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的人脸信息存储数量达到10万人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自数量达到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省级网信部门履行备案手续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备案采用线上方式,全国可备案。可以通过个人信息保护业务系统提交备案材料,也可以从中国网信网首页“全国网信政务办事大厅”栏目访问系统。
1.个人信息处理者基本情况表电子版
2.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情况备案表电子版
3.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报告电子版
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件原件或影印件(加盖公章)扫描件
5.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件扫描件
6.经办人身份证件扫描件
7.经办人授权委托书(加盖公章)扫描件
8.承诺书(加盖公章)扫描件
9.其他相关材料扫描件
对于符合备案要求的企业而言,建议尽早筹备备案工作。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监管部门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合规性检查将越来越严格。如果企业等到被监管部门通报处罚、产品下架整改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会面临经济损失,还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其他备案相关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