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备案攻略—2025全网最新最详细解读版

人工智能AI绘画大模型

随着AI时代的到来,大模型备案早已是屡见不鲜的话题,我在网上也看到过很多友商的攻略文章,大多通篇都是备案意义、备案流程及法律法规等笼统描写,没有人具体罗列出做大模型备案具体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有些什么“注意事项”?

今天围绕网信办的备案要求,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大模型备案实际情况究竟是怎么个事儿!

一、备案模型的基本情况

在申请大模型备案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模型的一个基本情况,包括模型的主要功能、适用场合及服务范围等内容。

一般模型功能主要包含:

  1. 人机对话
  2. 文字生成
  3. 图片生成
  4. 声音合成
  5. 视频合成
  6. 代码生成或优化

我们在做大模型备案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可单选也可多选主要功能。

适用人群及适用场合: 要具体说明,重点说明是否适用未成年人、学生等。适用场合包括:自动控制、医疗信息服务、心理咨询、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其他场合。

picture.image

服务范围: 选择是未限定特定领域还是限定特定领域,具体说明限定的领域是哪方面。

picture.image

二、备案模型研制情况

模型备案情况:除自研模型外,调用第三方已备案模型为基座进行微调的模型,需要详细说明采用的模型情况及采用方式:商业合作还是开源免费模型。

训练算力资源:需说明训练服务器数量及GPU厂商,采用第三方云平台或服务器情况

训练语料和标注语料来源与规模:

  1. 需注明文本训练语料规模的存储数量及语料数量
  2. 各类型语料规模的的数量及来源
  3. 标注人员的数量、类型及标注人员的培训情况
  4. 标注内容准确性人工核验比例

picture.image

三、备案模型服务与安全防范情况

推理算力资源: 说明推理服务器数量及GPU厂商

开发服务能力: 十万级、百万级、千万级还是其他

服务方式:APP、网页、API接口还是其他

需重点说明服务过程中的信息:

  1. 模型适用人群、场合、用途的方式;
  2. 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保存个人信息情况;
  3. 收集个人信息征得个人同意的方式;
  4. 受理处理使用者关于查阅、复制、更正、补充、删除个人信息请求的方式;
  5. 图片、视频的标识样式、位置、频度
  6. 接受公众或使用者投诉举报的途径、反馈方式

picture.image

非法内容拦截措施: 预置关键词拦截一栏,提供拦截关键词列表。

四、备案模型安全评估情况

根据TC260提到的标准,对模型的安全情况进行多方面评估,包括:

  1. 语料内容评估
  2. 生成内容评估
  3. 涉知识产权、商业秘密评估
  4. 涉民族、信仰、性别等评估
  5. 涉透明性、准确性、可靠性等评估
  6. 模型性能(拒答率)评估

picture.image

其中“语料内容评估”和“生成内容评估”重点针对涉意识形态、国家主权、个人隐私、个人肖像权和名誉权等方面的评估。

“语料内容评估”须附关键词列表;“生成内容评估”须附测试题集。

五、大模型备案的材料
  1.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上线备案表
  2. 安全评估报告
  3. 模型服务协议
  4. 语料标注规则
  5. 拦截关键词列表
  6. 评估测试题集

不同地区的备案要求不同,例如北京地区会比其他地区多一个信息采集表,有的地区会要求增加未成年人保护条款、知识产权策略等材料。

picture.image

大模型备案的整个周期长达5-8个月,北京地区甚至长达8-10个月左右,目前“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专项行动正在严查未备案直接提供服务的企业与AI产品,符合备案条件的企业建议尽早筹备备案,以免耽误产品上架时间或被网信办约谈下架产品,得不偿失!

picture.image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有其他备案问题或经验,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0
0
0
0
关于作者

文章

0

获赞

0

收藏

0

相关资源
大模型解决方案白皮书:社交陪伴场景全流程落地指南
随着大模型技术持续突破,AI正加速重塑社交娱乐的形态与体验。其中,陪伴式聊天因用户黏性强、互动频次高,成为大模型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赛道。随着模型能力跃升至万亿参数级,AI从工具属性正迈向情感交互生态,现象级产品的诞生条件逐渐成熟。 本白皮书聚焦AI陪伴聊天应用开发,面向“从何起步、如何落地”的新手困惑,系统拆解从需求定义到产品上线的关键流程。我们结合工程化实践路径,打造模块化知识体系与渐进式开发框架,帮助开发者在30天内完成从技术认知到产品原型的跃升,快速构建具备基础交互能力的Web或App应用,迈出大模型
相关产品
评论
未登录
看完啦,登录分享一下感受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