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子昕,一个干了10年的后端开发,现在在AI编程这条路上边冲边摸索,每天都被新技术追着跑。
最近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Claude Code进行开发工作。
作为一个有10年后端开发经验的老兵,我对命令行操作并不排斥,但每次配置MCP、管理会话都要敲一堆命令,在快节奏的开发过程中确实不够高效。
特别是看到Cursor、Cline那种图形化界面的丝滑体验后,我开始思考Claude Code是否也能有更友好的交互方式。
直到我发现了Claude Code Chat 这个插件。
说句实话,刚开始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第三方插件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深度体验后,我觉得还是值得把这个插件推荐给你们。
什么是Claude Code Chat?
Claude Code Chat是一个VS Code插件,GitHub仓库:https://github.com/andrepimenta/claude-code-chat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插件完全是由Claude Code自己开发的 !
没错,这是一个AI工具为自己创造图形界面的“自举”项目。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代表了AI开发工具的发展方向——AI不仅能帮我们写代码,还能为自己打造更好的交互体验。
从定位上看,它就是想给Claude Code补上图形化交互界面这块短板。说白了,就是把Cursor、Cline那套丝滑的对话体验搬到Claude Code上。
核心功能包括:
- 图形化聊天界面
- 告别命令行,拥抱可视化
- 检查点恢复
- 一键撤销代码更改,回到任意历史状态
- 会话历史管理
- 自动保存和恢复对话历史
- 一键式MCP配置
- 这是最杀手级的功能
- Plan和Thinking模式
- 可配置的思考模式切换
- 智能文件引用
- @符号快速引用文件
- WSL支持
- Windows用户友好
聊天界面深度体验
安装插件后,在VS Code侧边栏会出现一个全新的聊天界面。让我结合实际截图来详细介绍:
从截图可以看到,整个界面设计简洁但功能丰富:
1. 对话区域的细节设计
界面顶部显示Claude Code Chat 标题,右上角有设置按钮、历史记录和新建对话的入口。
对话区域中,每条消息都有清晰的标识:
- 蓝色头像 标识用户输入(YOU)
- 绿色头像 标识Claude回复(CLAUDE)
- 紫色头像 标识系统工具调用(如LS、Read、Glob等)
2. Token使用情况的实时显示
这是个非常实用的功能!每条对话后都会显示:
- Token使用量 :如“Tokens: 4 • 17,234 cache created”
- 缓存创建情况 :显示有多少内容被缓存,有助于优化成本
这种透明的使用情况展示,让开发者对API调用成本有清晰的认知。
3. 检查点恢复功能
每条用户输入都有Restore checkpoint 选项,点击可以一键回到该对话状态。这个功能在代码实验和重构时特别有用:
- 可以大胆尝试新方案
- 出问题时立即回滚
- 保留完整的实验历史
4. 工具调用的可视化展示
截图中可以看到多种工具调用:
- LS工具 :显示目录结构,path路径一目了然
- Read工具 :读取文件内容,如README.md
- Glob工具 :文件模式匹配和搜索
每个工具调用都有独立的展示区域,执行结果清晰可见。
6. 底部的模式切换
界面底部可以看到两个重要的模式开关:
- Plan First
- 先制定计划再执行
- Thinking Mode
- 显示完整思考过程
这两个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灵活切换。
技术架构分析:WebView + API调用的经典组合
从技术架构角度,这个插件的设计相对简洁但有效:
- 前端界面 :基于VS Code的WebView组件,实现了一个完整的聊天界面
- 后端通信 :通过调用Claude Code的底层API来实现功能
- 状态管理 :本地存储会话历史和配置信息
- 权限控制 :继承Claude Code的安全机制
插件采用了标准的VS Code扩展架构,通过package.json
注册命令和视图,然后通过WebView渲染聊天界面。这种架构的好处是开发成本低,坏处是性能开销相对较大。
实战体验:从安装到深度使用
安装过程
安装非常简单,但有前置条件:
- 确保已正确安装并激活Claude Code CLI
- 在VS Code插件市场搜索“Claude Code Chat”
- 或者去Github地址下载文件手动安装
安装成功后,侧边栏会多出一个聊天窗口。使用快捷键Ctrl+Shift+C
(Mac上是Cmd+Shift+C
)即可快速打开。
界面功能深度解析
1. 设置界面
设置界面
工具列表
- WSL支持 :对Windows用户特别友好
- 工具授权管理 :精细控制权限
- Yolo模式
:自动授权所有权限,相当于命令行的
--dangerously-skip-permissions
选项
2. 会话管理 - 解决痛点的关键功能
这个功能解决了我一个长期痛点。原生Claude Code的会话历史管理确实不够直观,特别是在多项目切换的场景下。插件的可视化会话列表让我可以:
- 快速切换不同会话
- 查看会话创建时间和项目上下文
- 一键恢复到任意历史对话
相比命令行里用上下箭头翻历史记录,这个体验提升是质的飞跃。
3. MCP配置 - 最亮眼的核心功能
这是整个插件最有价值的功能。让我们对比一下传统方式和插件方式:
传统Claude Code配置MCP的方式:
# Stdio类型
claude mcp add playwright npx @playwright/mcp@latest
# SSE类型
claude mcp add --transport sse context7 https://mcp.context7.com/sse
# HTTP类型
claude mcp add --transport http context7 https://mcp.context7.com/mcp
# 带环境变量的复杂配置
claude mcp add postgres-server -e DATABASE\_URL=postgresql://... -- /path/to/server
插件的可视化配置:
插件内置了开发者常用的MCP服务器:
- Context7
- AI驱动的代码搜索和上下文理解
- Sequential Thinking
- 复杂任务的步骤化思考
- Memory
- 跨会话的记忆管理
- Puppeteer
- 浏览器自动化
- Fetch
- HTTP请求工具
- Filesystem
- 文件系统操作
对于内置的MCP,真的就是一键添加,删除也只需要点击Delete按钮。
添加自定义MCP时,界面支持三种连接类型:
Stdio
:本地运行,最常见。MCP服务器和Claude Code运行在同一台机器上SSE (Server-Sent Events)
:服务器推送事件,单向通信。适合需要实时数据推送的场景HTTP (Streamable HTTP)
:双向通信,支持流式传输。适合需要复杂交互的远程服务
这种图形化配置比记忆各种命令参数要直观得多。
4. 文件和命令操作
点击/
符号可以打开内置命令列表,会自动在终端执行对应的Claude Code命令。
点击@
符号可以快速选择文件,点击图片可以选择图片进行问答。
这个体验确实比命令行输入文件路径要好很多。
5. 模型选择和思考模式
插件支持在不同Claude模型间切换:
- Claude 4 Sonnet - 平衡性能和速度
- Claude 4 Opus - 最强推理能力
支持配置不同的思考模式:
- Plan First模式
- 先制定计划再执行
- Thinking模式
- 展示完整的思考过程
- 标准模式
- 直接给出结果
写在最后
这个插件确实解决了Claude Code的一些关键痛点:
- MCP配置的简化 :从命令行记忆到图形化操作
- 会话管理的可视化 :从命令历史到持久化对话列表
- 交互体验的提升 :从纯文本到富媒体界面
- 思考过程的透明化 :能看到AI的完整推理过程
- 成本控制的可视化 :实时显示Token使用情况
如果你是Claude Code的重度用户,这个插件值得一试,它能显著提升日常使用体验。但也要理解这是一个第三方维护的项目,核心功能还是要掌握原生的命令行操作。
最后,我建了一个AI编程交流群,如果感兴趣,可以后台加我微信进群。
点个关注呗,我会继续用我这半吊子水平为大家带来更多AI编程工具的第一手体验~
「点赞、转发、在看」
和大家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