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Google DeepMind发布了一个世界模型——Genie 3。
这个被称为"通用世界模型"的技术,仅仅用一句文字描述,就能在几秒钟内生成一个可以实时交互的3D世界。
从文字到世界
当你在Genie 3中输入"佛罗里达飓风中的海岸",系统立即生成一个波涛汹涌的海滨场景,巨浪拍打着护栏,棕榈树在狂风中摇摆,你可以像玩第一人称游戏一样在其中行走,感受虚拟的暴风雨。
输入"古希腊雅典的大理石建筑群",一个完整的古代城市立即在你面前展开,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石柱上,你可以在其中自由漫步。
Genie 3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它的实时性和持续性。
与传统视频生成不同,它能以每秒24帧的速度生成720P分辨率的交互式环境,并且可以维持数分钟的环境一致性。
当你在虚拟世界中移动时,系统会记住你刚刚经过的地方,如果一分钟后你回到同一个位置,那里的建筑、物体都保持着原本的状态。
传统的游戏开发需要大量的3D建模师、场景设计师、程序员协作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构建一个游戏世界。
现在,Genie 3将这个过程压缩到了几秒钟。
你可以说"我想要一个充满萤火虫的魔法森林",然后立即获得一个可以探索的幻想世界,完整的光影效果、动态的萤火虫飞舞、真实的物理碰撞。
Google DeepMind的研究主任Shlomi Fruchter在发布会上强调:
"Genie 3是第一个支持实时交互的通用世界模型。它不局限于特定环境,既能生成照片般逼真的世界,也能创造完全想象的奇幻场景。"
更令人惊讶的是,Genie 3还支持"可提示世界事件"功能。
你可以在已经生成的世界中继续输入指令来改变环境。
比如在一个雪山滑雪场景中,你可以突然说"加入一群驯鹿",系统会立即在画面中生成驯鹿并保持整个场景的物理合理性。
不仅仅是娱乐工具
虽然Genie 3的游戏化应用最为直观,但它的真正价值远不止于此,Google将其定位为迈向人工通用智能(AGI)的重要一步。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描述就创建沉浸式的历史场景。
想让学生了解古罗马的斗兽场? 直接生成一个完整的竞技场,让学生在其中行走,观察建筑细节。
需要展示海底生物的生存环境? 一句话就能创建出深海珊瑚礁,学生可以像潜水员一样探索海洋世界。
对于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Genie 3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训练环境。
研究人员可以快速生成各种复杂场景来测试AI系统的反应能力——从拥挤的城市街道到极端天气条件,从工厂仓库到家庭环境。
Google已经开始用Genie 3训练他们的SIMA智能体,让它在虚拟仓库中学习完成"走向绿色垃圾压缩机"或"接近红色叉车"等任务。
技术突破的背后
Genie 3的核心技术是自回归生成模型,它逐帧生成世界内容,每一帧都要参考之前生成的所有内容来决定下一步的画面。
这种方式让系统具备了"记忆"能力,能够维持长时间的环境一致性。
系统没有使用传统的物理引擎,而是通过大量视频数据的训练,自主学习了重力、物体运动、光影变化等物理规律。
当你看到Genie 3生成的瀑布、火山熔岩流动或者海浪拍岸时,这些效果都不是预编程的,而是AI通过观察真实世界视频后"理解"出来的物理规律。
当前的限制和未来的可能
尽管Genie 3已经展现出惊人的能力,但它仍有一些限制。
目前只能支持几分钟的连续交互,对于需要长时间训练的AI系统来说还不够。
而且在多个智能体复杂交互的场景中,系统的表现还有待提升。
文本渲染也是个问题,除非在初始描述中明确提及,否则生成的文字往往模糊不清。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Genie 3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创作、学习和娱乐的方式。
建筑师可以瞬间将设计构想变成可探索的3D空间,作家可以让读者真正"走进"小说场景,历史学家可以重现任何历史时期的真实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