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次Pro套餐“明升暗降”的风波还未平息,Cursor刚刚再次发布公告,宣布了又一轮计费规则调整,这次的“屠刀”精准地砍向了曾经的“无限”Auto功能和团队用户。
此举在社区内引发轩然大波,用户的不满情绪集中爆发,纷纷指责其“毫无契约精神”、“像一场赌博”。
第一刀:再无“无限”,Auto功能开始计费
对于个人用户而言,此次最大的调整莫过于曾经作为核心卖点的“无限Auto”功能被取消。
根据官方公告,从2025年9月15日后的下一个计费周期开始,个人方案中的“Auto”功能将不再免费,而是会以“有竞争力的Token费率”计入每月的使用量中。
但是他对Auto的定价也不便宜啊:
也就比gpt5便宜点,反正肯定是达不到让你随便用的程度:
官方的说法是,他们在Auto功能的质量和性能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因此需要调整其定价结构。
然而,用户对此并不买账。
此前,许多用户正是看中了Pro计划中“无限Auto”这一点才选择付费。如今这一核心权益被单方面取消,让用户感觉受到了背叛。
这一点确实,我当时也是对比Windsurf和Cursor,看上Cursor不限量的优势,才一咬牙一跺脚上了车。
一位社区用户BPPL_Gilgamesh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篇博文写得故意很含糊。用‘有竞争力的Token费率’和‘在质量上大量投资’这样的措辞,听起来像是在增强功能,而不是在收回一项福利。一项很多人花钱购买的福利……你们应该直接说:‘Auto以前不额外收费,现在根据你的套餐,在某个节点之后要额外收费了’。”
第二刀:团队计划大改,从固定请求变“可变成本”
本次更新的另一项核心内容是针对团队计划(Teams plan),也就是说团队版也不能按请求数走老版计费模式了,全都按量付费
原先,团队计划对Agent的请求采用固定的费用成本,而现在将转为“可变请求成本”。
官方解释说,这意味着请求的成本将根据Agent完成工作的复杂程度上下浮动——一个简单的语法问题会比让Agent实现一个完整的PR(Pull Request)便宜得多。
虽然官方称这是为了与个人计划的计费系统保持统一,但这一变化无疑给团队用户的成本预算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社区怨声载道:“感觉像一场赌博”
在Cursor的官方论坛上,这次更新引爆了用户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
对反复无常的失望: 用户user58抱怨道:“完全没有契约精神。价格一直在变,而且是朝着对用户不利的方向。购买Cursor感觉更像一场赌博——你永远不知道他们明天会想出什么对用户不友好的政策。”
对沟通方式的不满: 用户BPPL_Gilgamesh还表达了对官方沟通方式的强烈不满。他指出,如此重大的定价变更,官方并未通过邮件直接通知用户,而他自己是在逛论坛时才偶然发现的。他讽刺道:“我收到了关于网页版和移动版Cursor的邮件(根本没人需要),收到了关于Slack集成的邮件,甚至收到了关于GPT-5的邮件,但就是没有收到关于重大定价变更的邮件?”
信任危机与用户流失: 频繁且对用户不利的规则修改,正在严重侵蚀用户对Cursor的信任。许多用户表示,他们之所以忍受这些,只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足够好的替代品。
用户yakovw无奈地表示:“我和你一直在讨论这个,是因为没有哪个竞争对手做得足够好。我希望有人能在这里发帖说,‘我找到了!一个更便宜、不会隔三差五改价的Cursor替代品。’”
一位名为XiaMi-Long的用户则直接表示将在订阅到期后转向VSCode Copilot,他质问到:“你们过去做了太多不合理的事情,我都懒得评论了。但现在我面临着可能根本无法满足我每月请求配额的情况,并且我必须花更多的钱。我不知道Cursor有什么独特的功能值得我只为你付费?”
一次次自毁城墙的Cursor
从最初的“500次快速请求”到“无限使用”到“200多次高级请求”,再到如今按量付费制和取消无限Auto,Cursor的定价策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反复横跳。
这种“自爆式”的策略虽然可能基于其背后高昂的模型运营成本,但在执行层面,糟糕的沟通和对用户承诺的背弃,正在使其口碑崩塌。
就像一位用户所说,购买Cursor的服务“感觉像被骗了,而且每个月都被骗一次”。
当一个曾经被开发者捧上神坛的工具,开始不断消耗用户的信任,就是一次次的作死,要不是我买了年费,早跑了。
Claude Code兵临城下,长驱直入,你倒好,一次次自毁城墙、自废武功。
Cursor,奉劝你,耗子尾汁。
AI时代千万不要让工具限制住自己
我用过这些AI编程工具:
- Cursor
- Claude Code
- Trae国际版
- Windsurf
- AWS Kiro
- Gemini CLI
- OpenAI codex
- aider
- Google Jules
- Cline(原claude-dev)
- Github Copilot
还做了一个网站(有天早上花了2小时搞定的)
纯AI生成,包括首页大背景图都是AI自己从网上找的,localhost刷一下出来这样个首页,当时有一点小震撼。虽然数据一直还没校对,但基本功能都好了
作为最早的一批AI编程践行者。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用 AI 写了很多代码,很多很多。
对于AI Coding,我的理解很可能要深入很多,因为我在公司就做类似于Cursor的AI编程工具,已经一年多两年了。
除了工作以外,这一半年写出来这些东西:
- 2个微信小程序(账号-功能-支付全流程,微信小程序搜索「抖包 AI 助手」)
- 1个Flutter iOS应用(AppStore搜索「晚风骑行」)
- 1个MacOS应用(打包好了,还没上架)
- 1个Chrome插件(ChromeWebStore搜索「Copylot」对 副驾驶,改一个字母)
- 1个支持4国语言的网站(最近2笔交易入账)
- 1套架构良好的出海网站全栈模版(接了Stripe支付、SEO、SSG,正在从模版孵化第3个项目) https://copy.useai.online/
- 1套全自动部署方案(0依赖一键部署所有网站,自动安装nginx/psql/redis/nodejs,自动搞定域名、证书、健康检查、CI/CD,所以我10分钟就能新上线一个产品官网)
- emm,还给宝宝写了本书(《生命最初的礼物》有需要我可以送你)
- ……还有很多事情在想在做,苦于没有时间(真是AI一年,人间10年)
工作电脑,自从卸载VSCode,正式换上Cursor,我就几乎没手写过代码了。
IDE换代仪式之后,所有工作代码全都用AI工具来写,这是今年1月份的事情。作为底层码农,代码产出就是我的主要价值。所以,这大半年时间,我的工资都是AI替我挣的。
其实很多人跟我一样,工作中也已经解放双手开始摸鱼了,让 AI 兄弟负重前行。
并亲切地称呼Cursor为「我干爹」、「我亲哥」、「我的AI兄弟」……废话,能替你挣钱的,不是你亲爹是什么?
我最近在认真做一件事:我希望把我的真实AI编程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
系列目录概览:
✅ 01 快用AI写代码,附上我的宝藏rules(唯一一篇面向新手的)
✅ 02 AI Coding的第一性原理,怎么用好AI(唯一一篇理论知识,之后的8篇全都是干货)
✅ 03 干货:AI Coding工具/模型选择及使用技巧
✅ 04 干货:实操技巧,掌握这些高级话术,让AI老老实实写代码
05 干货:哪套memory方案效果最好,我的开发经验怎么告诉AI
06 干货:亲自做好架构,AI才能丝滑地帮你打工
07 干货:AI最适合用来写什么代码
08 干货:AI干不好哪些开发任务,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上面
09 干货:实战案例,看我是怎么用AI写代码的
10 干货:用AI写代码的效率瓶颈在哪里,如何快人两步
《贾杰的AI编程秘籍》付费合集,现已更新4/10,预计9月初完结。30元交个朋友,学不到真东西找我退钱;)
坚持创作不易,求个一键三连,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