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你的老朋友枫哥,一个年过半百依然热爱折腾 AI 的 70 后,
你是不是也经历过这样的绝望瞬间?
文章写完了,卡在配图上 1 小时。
为了一张图,翻遍了免费图库,结果不是太丑,就是和主题八竿子打不着。
别慌,你的痛苦,我全都懂。
四大配图痛点,你中了几个?
- 版权焦虑:用张图提心吊胆,生怕收到律师函
- 审美疲劳:免费图库就那几张,毫无新意
- 时间黑洞:找图、修图、改尺寸,比写稿还累
- 灵感枯竭:脑子里有画面,但就是找不到
就在枫哥写出这篇 2W+ 的文章后做事就是个闭环:学习、思考、行动,
我找到了一个彻底解放生产力的"秘密武器"。
今天,就把它免费分享给你。
效果好不好,你说了算
我的神器,就是最近很火的 AI 工具——豆包。
下面所有的神图,都源自同一段万能提示词公式。
不信你看!
文章一: 做事就是个闭环:学习、思考、行动
文章二: GPT-5 国内免费用!这个神器火遍全网,再不收藏就晚了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拥有了一个 7x24 小时在线的专属设计师?
别急,创造这一切的"魔法咒语",马上就来。
万能提示词,请收藏!
来了来了!建议你立刻收藏起来,因为真的巨好用。
提示词:
# HTML配图生成提示词
任务:分析下方文章 → **精准提炼高质量核心信息** → 按规范生成 1200×675px 纯静态HTML配图(内联CSS,高对比度,可直接截图成图,强制一屏显示)。
## 1. 内容分析(强化提取规则,确保总结质量)
### 1.1 提取维度与标准
- **标题提炼**:
主标题≤15字,必须包含“核心主体+关键动作/结论”(例:“2024电商增长新策略”而非“电商策略”);
副标题(可选)≤20字,补充主标题未覆盖的关键背景(如数据范围、适用场景),无必要则省略。
- **核心观点提取**:
筛选3-5个,需满足“**支撑文章核心结论+具备传播价值**”,优先保留:
① 解决用户痛点的方法/策略;
② 颠覆常识的新观点/趋势;
③ 带明确指向的行动建议;
④ 不可替代的核心逻辑(如“流量转化=精准定位×内容匹配”)。
- **关键数据提取**:
仅保留“**有对比/有冲击力/支撑观点**”的数据,需标注数据来源(如“某研究院2024报告”“企业Q2财报”),拒绝无意义的孤立数字(例:“用户增长30%”需补充“较去年同期”)。
- **结论提取**:
需与核心观点呼应,具备“**指导性/总结性**”,避免重复观点,优先用“建议/启示/展望”类表述(例:“建议企业优先布局私域,降低流量依赖”)。
### 1.2 信息优先级排序
1. **第一层级**:主标题 + 1个“最核心观点”(视觉焦点,需覆盖文章50%以上价值);
2. **第二层级**:剩余2-4个核心观点 + 关键数据(支撑第一层级,按“重要性/逻辑顺序”排列);
3. **第三层级**:结论 + 补充说明(如适用范围、注意事项,简洁不冗余)。
### 1.3 冗余内容界定(需删除)
- 重复表述(同一观点换话术重复);
- 常识性铺垫(如“在数字化时代,企业需要转型”这类无针对性的内容);
- 非核心细节(如案例中的具体企业名称、无关背景描述);
- 模糊表述(如“可能/或许/大概”等无明确指向的词汇,需转化为“建议尝试/需进一步验证”等精准表述)。
## 2. 视觉策略
- 风格自适应:商业→深蓝+金色现代商务风;科技→蓝紫渐变未来科技风;生活→暖色温馨风;
- 情绪定调:专业/激励/警示(需匹配内容调性,如“警示类内容”用红橙配色,“激励类”用暖黄/亮绿);
- 视觉焦点:第一层级信息(主标题+最核心观点)需用“大号字体+高亮色+居中/黄金分割位”突出,可搭配简约图标强化;
- 构图规则:三分法/黄金分割,留白占比30-40%(避免内容拥挤,影响一屏显示)。
## 3. HTML与排版(保留布局优化,确保一屏&边距)
### 3.1 核心布局约束(强制一屏)
- 主容器:宽1200px、高675px(与配图尺寸强绑定),添加`display:flex; flex-direction:column; overflow:hidden;`,防止内容溢出;
- 内容区:用`flex:1`填充主容器“除页脚外的剩余高度”,确保页脚固定在底部,不被顶出视口;
- 页脚:高度固定36px(24px倍数),内容为“数据来源/补充说明”,与上方内容区间距24px,底部留白24px(`padding-bottom:24px`)。
### 3.2 信息顺序与字体层级
- 信息顺序:主标题 → 最核心观点(视觉焦点) → 剩余核心观点(列表/分栏) → 关键数据(可视化展示) → 结论 → 页脚;
- 字体规则:
主标题:48-72px(中文加粗,英文细体),内容过多时可降至36px(最小不低于36px,保证可读性);
核心观点:28-36px(中文加粗,高亮色);
数据/副文:14-18px(中文常规,英文细体),最小不低于12px;
页脚:12-14px(浅灰色,与主内容区分)。
### 3.3 技术要求
- 必须包含初始化样式:`*{margin:0;padding:0;box-sizing:border-box;}`;
- 内联CSS(所有样式写在`<style>`标签内,无外部引用),纯静态无JS;
- 图标:优先用Font Awesome/Material Icons,尺寸匹配内容(主焦点图标24-32px,辅助图标16-20px)。
## 4. 边距规范(统一24px倍数,消除矛盾)
- 主容器安全边距:`padding:48px`(48=24×2,四周统一);
- 区块间距:同级区块(如标题与核心观点、观点与数据)`margin-bottom:24px`(24=24×1,无例外);
- 列表项间距:`margin-bottom:24px`(若列表项超3个,可调整为16px,但需在代码中备注);
- 页脚边距:`margin-top:24px`(与结论区间距)+ `padding-bottom:24px`(底部留白,精准匹配)。
## 5. 输出要求(强化内容与布局双校验)
- 内容质量:核心观点覆盖文章80%以上价值,数据无遗漏,结论有指导性,无冗余内容;
- 强制一屏:在1200×675px视口中,无需滚动即可完整显示所有元素(通过主容器`height:675px`+`overflow:hidden`保障);
- 边距校验:所有间距均为24px倍数,页脚底部留白精准24px,元素不超出主容器安全区;
- 高对比度:文字与背景对比度≥4.5:1(满足可读性标准),视觉焦点与其他内容对比度≥7:1。
## 6. 工作流程(新增内容提取校验)
1. 分析文章:通读全文,标记“核心结论、关键数据、用户痛点、行动建议”;
2. 提炼信息:按“1.1提取标准”筛选内容,按“1.2优先级”排序,删除冗余,确认视觉焦点;
3. 视觉规划:匹配内容调性选风格/配色,规划布局(用flex垂直分布,预留页脚位置);
4. 生成HTML:严格执行边距规范与字体层级,绑定主容器1200×675px高度;
5. 双重校验:
① 内容校验:核心观点是否完整?数据是否带来源?结论是否有指导性?
② 布局校验:是否一屏显示?页脚边距是否24px?所有间距是否为24px倍数?
6. 输出最终代码:确保内联CSS、无JS、高对比度,可直接截图使用。
执行方式:将目标文章直接粘贴在此提示词后,自动生成符合以上所有规范的HTML代码,优先保障“内容提取质量”与“一屏+边距精准”。
使用方法:
第一步:打开豆包, 把提示词和文章喂给它 。
第二步:图片微调
第三步:保存图片
复制代码保存为 html 格式,打开文件截图即可。
三个使用技巧
记住这三点:
技巧1:提示词调教
生成的图不满意?可以让豆包帮你调整提示词,提示词也是需要迭代进化的。
技巧2:多生成几次
一次生成不满意,重新来一次。豆包每次生成都不完全一样。
技巧3:善用微调
看到问题,告诉豆包,让它检查、优化、修改。
下一步行动
别想太复杂,现在就试试:
- 打开豆包 APP
- 复制上面的提示词公式
- 复制你的文章,粘贴到提示词下方
- 点击生成,等待惊喜
记住:先开始,再完美。
不要追求第一次就完美,多试几次,你就知道怎么调整了。
今天,你收获的不仅是一段提示词,更是一种全新的、高效的创作模式。
从此,配图不再是你的负担,而是你表达创意的翅膀。
赶紧去试试吧!
如果你用这个提示词做出了惊艳的图片,一定要来评论区"交作业"。
码字不易,整理更难。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用,点个赞,转发给那个还在为配图发愁的朋友。
你的每一次支持,都是枫哥持续分享干货的最大动力。
你好呀,我是枫哥,
终身学习、终身思考、终身行动的 70 后,
聚焦 AI 提示词, AI 工具使用
坚持日更100天,
原创文章200+,总用户数 9000+
✨欢迎大家链接我!
点击下图二维码添加微信。
领取最新 AI 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