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号称超长文本的Kimi上线了浏览器插件,一经发布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而与其同类型的产品:字节豆包在7月16日也迎来了豆包浏览器插件的更新 ,相信使用豆包的朋友们,大多还是集中在网页端、APP端、PC端 ,而它的浏览器插件其实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浏览网页时提供更便捷的帮助。
而最新的更新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视频总结和播客总结。
因为小编不使用播客,所以以下内容完全以视频总结功能来讲述和演示!
这次更新,不仅可以总结视频内容,还能增加多级目录和思维导图 。特别是在观看和消化超长视频时,真的非常有帮助。
比如,我在 B 站看了一段 半小时的某《AIGC短片创作揭秘》视频,只需要点击右侧的豆包视频总结即可生成,而且梳理的亮点目录非常清楚细致。
每个重要内容或主题都会插入一个时间点,只需要点击总结的时间点就能快速跳转到视频指定内容,这对快速了解视频内容、找到重点信息简直太赞了!
并且可以根据总结的亮点目录内容,继续其他的操作,比如:分享给其他人观看、语音朗读、针对总结内容进行上下文提问等。
视频总结功能中还有一个比较实用性的功能就是脑图。
它可以帮助我们将视频内容梳理成思维导图,这个比上面的亮点总结要更为实用,这个视频讲了哪个主题,又有哪些子主题,下面又有哪些重点内容。
这些信息梳理成脑图,相当于一个知识点汇总,让人看了一目了然,特别对于长视频来说,一瞬间就知道了视频大概的内容和重点都有哪些了。
脑图总结完成后,你可以全屏查看、复制图片、下载图片。如果之后可以优化的能处理成思维导图格式的文件那就更好了。
此次豆包浏览器插件的更新,有人说觉的豆包的开发团队“开悟”了。他们不再偷懒,而是对每个场景都进行了细致的适配,每个功能都打磨得很精细。而且插件还特别尊重用户的使用习惯,即使你关掉悬浮图标和选择浮层一也不影响使用。
甚至支持阅读和编辑时的划词浮层功能和样式自定义,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调整。
当然,除了新上的播客和视频总结功能,豆包插件已有的功能,比如文章总结和翻译也做得还好(也不能说非常优秀,毕竟同类型同能力的产品还是比较多的)。
交互设计非常舒服,划词工具栏甚至可以通过写提示词自己创建快捷方式。无论你是高阶用户还是普通用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使用方式。
如果大家还没有用过,可以尝试一番!
● 四款国内外远程桌面软件横测:ToDesk、向日葵、TeamViewer、AnyDesk
● 新一代开源语音库CoQui TTS冲到了GitHub 20.5k Star
● 狂揽16.9k star!Umi-OCR文字识别太火了,解决了多少人的痛点!
● Python3 新一代Http请求库Httpx使用(详情版)
如果本文对您有帮助,也请帮忙点个 赞👍 + 在看 哈!❤️
在看你就赞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