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htRAG 的核心设计思路是:在传统向量召回基础上,显式引入知识图谱(KG) ,形成“低层语义块 + 高层图结构 ”的双层检索 ,让答案既能对齐语义又能走通逻辑路径。近期它还把多模态接进来了,并提供了开箱即用的 Server/UI/Docker 形态,易于部署集成。
你能得到什么:
•多模态 RAG (文本 / 图片 / Office 文档 / 表格 / 公式)已通过 RAG-Anything 集成,无需自造轮子。•知识图谱可视化与自定义注入 :既能图上看见关系,也能把你的领域知识(实体/关系)增补进系统。•轻量部署 :PyPI 安装、Docker Compose、一条命令起 Web UI + API (还提供 Ollama 兼容接口 ,便于接入 Open WebUI 等聊天前端)。•多样存储 :支持 PostgreSQL / Neo4j 等,便于企业环境按需选型。
最小化安装(示例) :
pip install "lightrag-hku[api]"
cp env.example .env
lightrag-server # 启动 Web UI + API(含 Ollama 兼容接口)
或直接 Docker: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HKUDS/LightRAG.git
cd LightRAG&& cp env.example .env
docker compose up
二、Yuxi-Know:把 LightRAG 连接成“知识图谱智能体平台”
Yuxi-Know 的定位是“结合 LightRAG 知识库的知识图谱智能体平台 ”,后端以 LangGraph + FastAPI 编排推理流程,前端用 Vue 做交互,并集成 Neo4j (图数据库)、MinerU/PP-Structure (结构化抽取)、联网检索与工具调用等,方便做成“会读、会抽、会图谱、会检索、会调用工具 ”的一体化业务台。
近期发布亮点(v0.2.0) :
•知识库删除联动清理 Milvus 与 Neo4j 数据 ,降低脏数据残留;•知识库数据导出 能力(进行中),便于备份与迁移;•版本签名与工作流活跃,适合持续更新的团队协作。
LightRAG 解决“怎么把文档与知识图谱纳入可检索的索引体系 ”,Yuxi-Know 则负责“把索引/检索/推理/工具编排成可运营的业务应用 ”。
github地址为:https://github.com/xerrors/Yuxi-Know
三、两者配合落地
目标:让“各类原始资料 → 结构化知识(图谱) → 可解释检索 → 业务问答/分析/自动体”成为一条流水线 。
1.数据进来(采/抽/切) •用 Yuxi-Know 集成的 MinerU / PP-Structure 做版面解析与结构化抽取(表格、段落、字段)。•产物:可分块的语料(文本/图文/表格) + 候选实体/关系。2.建索引(双层) •交给 LightRAG :一方面做向量索引 (便于语义相似召回),另一方面把实体/关系注入 KG ,形成“文本块 × 图谱”的双结构索引。3.连到图数据库 •选择 Neo4j 储存图数据(LightRAG/Yuxi-Know 都有现成支持),便于可视化与复杂关系查询。4.检索与推理编排 •在 Yuxi-Know 里用 LangGraph 定义多步流程: 问题改写 → 向量召回 → 图谱扩展(邻居/路径)→ 证据重排 → 生成/引用,并可按需联网搜索/工具调用 。5.应用层(B/C 端) •以 Vue 前端封装成场景化看板 或问答助手 (例如研发知识问答、投放素材检索、运维 SOP 助手、合规条款检索等)。•结合 LightRAG 的引文/可视化 ,提升可解释性与审阅体验。
四、适配哪些真实场景?
•企业知识库 / 合规检索 :法规条款 ↔ 内部制度 ↔ 历史案例,用图谱把“条款—部门—流程—风险点”串起来,回答更可解释。•研发文档 / 架构知识图谱 :PRD、架构图、接口文档、变更记录 → 实体(系统/模块/接口/Owner)与关系(依赖/调用/变更),结合“向量+图谱”做定位与问答。([LightRAG])•运营投放素材库 :海量图片/视频/表格素材与投放记录,用多模态解析 + KG 关联“素材—受众—渠道—效果”,做复盘与复用。•学术/专利知识库 :论文 + 专利 + 数据集 + 公式/表格,多模态解析 + 图谱实体(作者/机构/主题/方法/指标),便于系统性检索与追因。
五、从 0 到 1:最低可行的集成步骤
1.起 LightRAG Server(含 UI 与 API) •按 README-zh 的安装步骤启动;若已有 Ollama / OpenWebUI,可直接挂接。2.起 Yuxi-Know(前后端) •拉取仓库,按文档配置后端(FastAPI)与前端(Vue),并连上 Neo4j / 向量库(如 Milvus)。3.配置“文档入库 → 解析抽取 → KG 注入 → 索引更新”流水线 •先做小样本 端到端贯通(10~50 份文档),验证分块策略与实体/关系抽取质量。•再开多模态(表格/图片/公式),观察召回质量与答案可解释性。4.在 LangGraph 中编排你的“检索-推理链” •加入重排器/路由 ,把“仅向量召回”与“图谱扩展召回”融合。•输出侧带引文与可视化 ,支撑审核/复核流程。
六、选型与最佳实践清单
•多模态优先 :场景有图片/表格/公式就直接上 RAG-Anything 集成 ,避免自研解析链条。•图谱最小闭环 :别一开始就做全量本体,先选 5–10 个关键实体与关系 跑通召回提升,再逐步扩域。•可解释即生产力 :开启 引文/可视化 ,把“为什么是这个答案”展示出来,利于法务/合规/专家复核。•存储分层 :文本块与向量放向量库/PG,实体-关系进 Neo4j ,避免一库走天下导致的性能与扩展性瓶颈。•版本化与清理 :参考 Yuxi-Know v0.2.0 的“删除联动清理”,把知识库的导入/导出/清理 做成标准动作。
七、总结
•LightRAG 负责把“文本 × 图谱 × 多模态”统一到可检索的双层结构 里,并且部署简单、接口齐全;•Yuxi-Know 负责把“索引/检索/推理/工具”串成可运营的业务系统 ,让知识真正“可用、可解释、可迭代”。 把两者合并,你就拥有了一条面向生产的知识流水线 :从原始资料 → 结构化 → 索引 → 检索 → 推理 → 应用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