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团队如何笑迎巨头的申请驳回,成功登陆对方的大平台

社区

这是我们的“火小兔”成功上架微软应用商店背后的精彩花絮。

当我们的“火小兔”首次提交至微软应用商店时,我们收到的不仅仅是欢迎,而是一连串的标准合规审查。我们像所有新入场者一样,遵守平台的规则。我们第一次被驳回,并接受了平台方的分发渠道限制(平台不允许我们在它的平台上提供除了微软应用商店以外的其它下载渠道,并且不许我们在程序信息里面声明我们的免费立场)。这只是第一关。

紧接着,第二关的考验近乎“绝杀”。我们的申请被驳回,理由是我们的产品“缺乏独特功能与定位”。而戏剧性的是,几乎在同一时间,微软官方高调开源了Agent Lightning(这直接对应了我们的自动化办公功能)和AI PowerShell(这直接对应了我们的人机交互模式)。这个发布的时间点很微妙,仿佛在向我们宣告:你们所做的,我们不仅能做,而且能做得更“宏大”。

我们有最顶尖的工程师团队,完成这个项目的宏大的工程量不是一个小团队能担负起的

那一刻,我们站在了十字路口。是继续寻找下一个收容我们的庇护所,还是就此放弃?

我们选择了第三条路:我们要做坚定人文愿景的传教士

我们没有修改一行产品代码,而是回到了我们的人文愿景。我们在描述中清晰地插入了三个关键词: “用中文”“无需联网”“可审计” 。并且,我们带上了一点我们的小小观察: “这有别于主流AI Agent

我们深思熟虑后,我们意识到:

  • 当巨头在追求“通用”与“强大”时,我们专注于“定制般的柔软”与“编程般的坚固”。
  • 当巨头的AI运行在云端时,我们默默地为您的本地设备赋予能量。
  • 当主流AI是一个无法被人类掌控的“新物种”时,我们的每一步执行都清晰可见,想查即查。

我们不再试图证明自己比巨人“更硬更强”,而是坚守我们的人文立场。我们是来赋能的。我们致力于为那些渴望数据边界、希望彻底掌控自己所使用的智能、因为某些原因暂时连不上网的用户,提供一个独特的选择。我们愿意把我们的努力成果,尽我们责任地开放给每一位需要的公民。

第三次提交后,平台方通过了我们的申请。

我们明白,这是一场共赢的胜利:也许我们用坚定的人文愿景,感动了幕后的微软审核员。我们幸运地赢得了使命赋予我们的尊严,当然这一定是合规的胜利。我们非常荣幸,能得到微软的认可;我们也乐于看到,巨头们正在用越来越包容的心态,迎接美好的未来。我们乐于见到包容的力量,拥抱生态多样性,因为这意味着无限可能。

关于我们

这只是我们的第一步。我们正在迈向办公自动化的路上。这里面有我们的思考,也有我们的贡献(GitHub: Magic-Abracadabra/Office-Agents-and-Their-Incremental-Learning-Framework)。

我们行稳致远,我们致力于为全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我们希望用一种工程领域的技术手段,彻底服务于群体智能工程系统的稳健性、工程系统平衡能力与工程系统级的自愈能力,让智能超越互联网的视野,能在端侧训练、部署——一来能够让智能系统拥有极致的工程系统的稳健性、工程系统平衡能力与工程系统级的自愈能力,能够避免因中心故障导致系统彻底瘫痪的问题,充分地利用设备的性能;二来能够极致的尊重用户隐私;三来有助于实现技术的平权,降低技术使用的准入门槛,真正推动技术的普及。用不可动摇的人文立场与技术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完全局限于人类与机器的关系),让机器永远服务于人类;建立立场上杜绝机器失控的主观基础,把“机器为了机器自身的利益而毁灭人类”的事件扼杀在摇篮之中,从根本上实现价值对齐。有了这个工程哲学与坚定的人文立场,我们热爱与世界和平共处、共赢共生,并立足这两个重要假设,探索第五次工业革命的彼岸。

0
0
0
0
关于作者
关于作者

文章

0

获赞

0

收藏

0

相关资源
TRAE 的思考:AI 时代程序员的认知进化
在 AI 浪潮下,传统的古法编程模式正在被颠覆和变革,对开发者的认知和协作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次分享将深入探讨 AI Coding 的演进趋势,从 AI 辅助编程到 AI 主导的全新协作模式,以及它如何重塑人与 AI 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将分享下 TRAE 的核心理念、技术实现,演进实践中的踩坑心得、以及我们对未来的展望。
相关产品
评论
未登录
看完啦,登录分享一下感受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