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石Orz
石小石Orz
移动开发前端
随着前端的日益发展,微前端架构越来越受到青睐。它通过将前端应用拆分为多个独立的子应用,每个子应用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运行,从而提升了开发效率和团队协作。目前主流的微前端方案应该是qiankun了。以笔者公司为例,采用的就是qiankun框架,主应用采用了vue3,子应用五花八门都有。笔者公司前端服务的子应用大约有400多个,后期也会继续增多!因此,如何优化子应用的体积和加载速度,提升用户体验和性能
2
0
0
0
移动开发前端
今天,同事看到了我一段遍历读取对象key的代码后,居然嘲笑我技术菜(虽然我确实菜)我说,用for循环读取对象的key不对吗,他二话不说直接给我改代码然后很装的走了......钢铁直男啊!我很生气,我这个人比较较劲,我一定要把Object.keys吃透! 是 JavaScript 中的一个方法,用于获取对象自身的可枚举属性名称,并以数组形式返回。参数:要返回其枚举自身属性的对象返回值:一个表示给定对
2
0
0
0
移动开发前端框架
这几天开发,遇到一个问题:根据后端返回的isCritical判断页面是否展示【关键标签】 很难受的是,后端的isCritical的枚举值是字符串这意味着前端得自己转换一下,于是我写出了这样的代码我以为我这样写很简单了,没想到同事看到后,说我这样写麻烦了,于是给我改了一下代码我大惊失色脱水缩合,这就行了?看来,我还是小看"+"运算符了!前端对"+"连字符一定不陌生,它的算术运算符功能和字符串连接功能
2
0
0
0
移动开发前端
我们都知道,JavaScript 是一种单线程的编程语言,简单的说就是:js只有一条通道,那么在任务多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拥挤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 ‘多线程’ ,但是这种“多线程”是通过单线程模仿的,也就是假的。这意味着它一次只能执行一个任务。但是,通过事件循环(Event Loop)机制,可以处理异步操作并确保程序的高效运行。理解事件循环对于我们前端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事件循环的核心在于任务
3
0
0
0
移动开发前端
最近项目闲了,领导有事儿没事儿就进行代码评审。看完我的代码后,领导问我,你的代码怎么全是对Object 增删查改审,你怎么不用呢,我都审美疲劳了!我没用过,但我要装作我知道,于是我赶忙解释,对直接进行对象操作写的代码直观易懂啊!领导还真被我唬住了,哈哈。后来浅浅研究一下,没想到用起来确实更优雅!好用,爱用!当我第一次认真用 ,有点像发现了新大陆。 是 JavaScript 提供的一种键值对集合。在
2
0
0
0
移动开发移动开发
很久没和大家聊 React 了,今天心血来潮,想带大家一起梳理一下 2025 最新的 React 生态蓝图,帮你在做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时少走弯路。发展到今天,React 早就不是单纯的一个“前端 UI 库”,而是形成了一个覆盖 前端开发 → 全栈架构 → 跨平台应用 → 性能优化 → AI 辅助开发 的完整生态圈。React 19(2024 年 12 月发布)给开发体验带来不少升级:Actions
9
0
0
0
移动开发前端
对于前端同学来说, 可能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因为他的使用率很低!但其实,它非常大的强大好用!我们先看看官方api的介绍:创建和触发事件 构造函数,创建一个新的事件对象 Event。语法参数: 示例官方的介绍确实不多,很难让人眼前一亮,但仔细阅读,你会发现他最大的用途: 可以通过创建和触发自定义事件,使我们在程序中实现更加灵活和松耦合的模块间通信。基于它的能力,我们能得出它的使用场景模块间通信:当一
3
0
0
0
移动开发前端
大家好,我是石小石!前几天实现了这样一个需求:根据后端images字段返回的图片字符,提取图片key查找图片链接并渲染。 由于后端返回的是用逗号分隔的字符,所以获取图片的key使用split方法非常方便。乍一看,代码并没有问题,qa同学在测试环境也验证了没有问题!于是,当晚,我们就推送生产了。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我已经睡觉了,突然接到领导的紧急电话,说我开发的页面加载图片后白屏了!来不及穿衣服,我赶
3
0
0
0
移动开发前端
为了加深对Boolean的语法理解,我们先回忆一下JavaScript中的显示与隐式转换。显式转换是指通过明确的代码,主动将一种数据类型转换为另一种类型。这种方式通常是直观的、可控的。常见方法使用构造函数:、、 等。使用特定方法:如 、 等。在 JavaScript 中,所有的值都可以被隐式转换为布尔值。在这种转换中,值会被分类为“” 或“”。假值 (falsy) :在转换为布尔值时被视为 的值
3
0
0
0
移动开发前端
在 Vue3 的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组件的 props 或状态动态控制样式,如封装如下所示的Tag组件: 常见的方式无非两种:动态类名 和 动态内联样式。这两种方式简单易用,但在部分样式复杂的场景下会显得冗长、杂乱,影响代码可维护性。其实 标签中也可以使用变量,实现响应式样式。如果组件样式枚举较少,我们可以通过类名控制样式,如:如果组件的颜色、尺寸、渐变等多个样式值由用户传入,这种场景使用动
3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