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23 将prompt应用到图学习中提升上下游任务一致性

大模型微服务MySQL

点关注,不迷路,用心整理每一篇算法干货~

后台留言” 交流 “, 加入圆圆算法交流群~

后台留言” 星球 “, 加入圆圆算法知识星球~

今天介绍的这篇文章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在WWW 2023上发表的一篇工作,将NLP中的prompt思路应用到了图学习中,统一上下游任务的一致性,在下游的node classification、graph classification等任务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picture.image

论文标题 :GraphPrompt: Unifying Pre-Training and Downstream Tasks for Graph Neural Networks

下载地址https://arxiv.org/pdf/2302.08043.pdf

1

Prompt应用于图学习的动机

Prompt在NLP领域取得了成功的应用,其核心目的在于缩小上游任务和下游任务的差距,从原来的pretrain-finetune训练范式修改为pretrain-prompt训练范式。这种方式让下游任务通过prompt靠近上游任务,缓解了pretrain和finetune两个过程中,上下游任务不同带来的效果损失。

那么prompt的思路能否应用到其他领域呢?文中提出, 在图学习中,可以将link prediction作为预训练任务,对于下游的node级别任务和graph级别任务,都可以统一成子图相似度计算任务。 因为link prediction在判断两个节点是否有连边的过程中,会考虑两个节点周围的拓扑结构,可以看成是子图相似度计算。而node级别任务和子图级别任务也是类似的,都是利用节点周围子图或某个子图的表征相似程度进行预测。

picture.image

基于上述动机,本文提出了GraphPrompt,将图学习中的上游任务和下游的点级别、图级别任务统一起来,减小上下游任务之间的差距。

2

实现方法

文中首先对 link prediction、node classification、graph classification 三种任务进行了统一,这三者都可以看成是子图匹配任务。

link prediction可以看成是由一个anchor样本、一个与anchor有连边的正样本、一个与anchore无连边的负样本组成的三元组,让anchor与正样本的子图距离小于anchor与负样本的子图距离。

node classification可以看成是一个节点周边子图的表征和各个类别向量之间的距离。

graph classification与node classification类似,可以看成是一个子图和各个类别向量之间的距离。

picture.image

预训练任务使用link prediction任务,对于一个节点,采样其邻居作为正样本,图中和其无连边的节点作为负样本,构造三元组进行训练。

对于下游任务,不同类型的下游任务需要从图中提取的信息是不同的。因此文中提出了针对不同任务的个性化prompt。实现个性化prompt的方法,主要是为不同任务指定一个可学习的prompt向量,这个向量对子图的各个节点表征进行element-wise的加权求和,从而实现针对不同任务个性化选择使用子图中的哪些信息。文中提出,也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prompt,例如也可以每个任务一个prompt矩阵,直接和子图各个节点表征相乘。

总的来看,文中虽然以prompt为中心,但是采用的prompt方式和NLP中完全不同, 核心是借助NLP中上下游任务统一的思路,将图学习中的上下游任务都抽象成节点表征任务

3

实验结果

文中基于这种预训练方法,在node classification和graph classification两类下游任务中进行实验,效果都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提升。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END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全新YOLO模型YOLOCS来啦 | 面面俱到地改进YOLOv5的Backbone/Neck/Head](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OTA2Mjk5Mw==&mid=2247507908&idx=1&sn=7248cc2286665afac288b73799c51478&chksm=feb83f7ac9cfb66c8f4b89ecab183636aed33fb27b3096eb9ffa0b0b2d54616d95918c9f64ba&scene=21#wechat_redirect)

[picture.image

GPTQ-for-LLaMa 量化分析和优化](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OTA2Mjk5Mw==&mid=2247507762&idx=1&sn=490168066ee44bfabf759f517ed3b65a&chksm=feb83f8cc9cfb69a7fed594b28bd34ecb5688f1fe76616ba0d44af33b557c78560bc17d9c924&scene=21#wechat_redirect)

[picture.image

Segment Anything模型部分结构和代码解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OTA2Mjk5Mw==&mid=2247507827&idx=3&sn=4d7086e74500a2f5765e797852571dc1&chksm=feb83fcdc9cfb6db389ed1f06f79b65f1a3afbc695e146a6091053bc07180bda07e19ceae8de&scene=21#wechat_redirect)

扫码加入👉「集智书童」交流群

(备注: 方向+学校/公司+昵称 )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picture.image

想要了解更多:

前沿AI视觉感知全栈知识👉「分类、检测、分割、关键点、车道线检测、3D视觉(分割、检测)、多模态、目标跟踪、NerF」

行业技术方案 👉「AI安防、AI医疗、AI自动驾驶」

AI模型部署落地实战 👉「CUDA、TensorRT、NCNN、OpenVINO、MNN、ONNXRuntime以及地平线框架」

欢迎扫描上方二维码,加入「 集智书童-知识星球 」,日常分享论文、学习笔记、问题解决方案、部署方案以及全栈式答疑,期待交流!

免责声明

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XXX(非集智书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

了解更多AI学习路上的 「武功秘籍」

0
0
0
0
关于作者
关于作者

文章

0

获赞

0

收藏

0

相关资源
DevOps 在字节移动研发中的探索和实践
在日益复杂的APP工程架构下,如何保证APP能高效开发,保障团队效能和工程质量?本次将结合字节内部应用的事件案例,介绍DevOps团队对移动研发效能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相关产品
评论
未登录
看完啦,登录分享一下感受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