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提起反欺诈模型,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抓坏人”——在欺诈发生之后,通过数据分析识别出欺诈者,追回损失。
这种思路虽然必要,但总是慢半拍。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反欺诈理念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从“抓坏人”升级为“提前阻止坏人作案”。
本文目录
- 传统反欺诈:事后的“侦探工作”
- 现代反欺诈:事前“布防”
2.1 从“单点检测”到“全网联防”
2.2 预测性风险评分
2.3 行为生物特征识别 3. 实战案例:如何阻止“未遂”欺诈
实施路径:从“追捕”到“阻止”的四大步骤
未来展望
一、传统反欺诈:事后的“侦探工作”
传统的反欺诈模型主要依赖于事后数据分析。当一笔交易被确认为欺诈后,分析师会回溯整个流程,寻找可疑模式:
- 分析欺诈者的行为特征。
- 挖掘数据中的异常模式。
- 建立规则引擎和评分卡。
- 标记可疑账户和交易。
这种方法就像是犯罪发生后的侦探工作:收集证据、分析线索、最终抓住罪犯。虽然有效,但损失已经发生。
二、现代反欺诈:事前“布防”
新一代反欺诈模型的核心理念是主动预防 ,在欺诈发生之前就进行干预。这不仅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思维模式的转变。
1 从“单点检测”到“全网联防”
传统模型往往只看单个用户的行为,而现代反欺诈系统通过复杂网络分析,将每个用户放在关系网中考察:
- 分析设备、IP、位置、社交关系等多维数据。
- 识别潜在的欺诈团伙特征。
- 检测协同作弊模式。
- 建立动态风险画像。
当一个新用户注册时,系统不再仅仅看这个用户本身,而是分析其整个关联网络是否呈现欺诈特征。
对关联图谱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翻看历史文章:手把手教你用neo4j搭建简单关联图谱(基于家有儿女中的人物关系)、用Python中的py2neo库调用neo4j,搭建简单关联图谱、强连通和连通算法在关联图谱中的应用。
2 预测性风险评分
通过机器学习模型,系统能够为每一笔交易生成实时风险评分:
- 综合数千个特征变量。
- 实时计算交易风险概率。
- 根据风险等级采取不同措施。
- 动态调整风险阈值。
高风险交易会被实时拦截,中风险交易可能需要额外验证,低风险交易则顺畅通过。
3 行为生物特征识别
每个人在使用设备时都有独特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难以模仿:
- 打字节奏和速度。
- 鼠标移动模式。
- 手机持握角度。
- 触摸屏操作习惯。
系统通过分析这些细微的行为特征,可以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身份验证。
三、实战案例:如何阻止“未遂”欺诈
某金融平台在升级反欺诈系统后,发现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新注册用户A,其填写的信息没有明显问题。但系统检测到:
- 注册设备在72小时内曾关联过15个不同账户。
- 注册IP段曾有大量可疑登录行为。
- 填写信息的速度呈现自动化特征。
- 行为生物特征与声称的身份不匹配。
系统立即将该账户标记为高风险,限制其交易权限。事后证实,这是一个专业欺诈团伙的成员,正准备通过该平台进行洗钱操作。
关键突破: 在传统模型中,这个用户只有在实际进行欺诈交易后才会被标记。
而在新模型中,他在准备阶段就被识别并阻止。
四、实施路径:从“追捕”到“阻止”的四大步骤
反诈从“追捕”到阻止的四大步骤主要包括:
1.数据基础升级
整合多源数据,包括用户行为数据、设备指纹数据、网络关系数据等,建立360度视图。
2.模型能力建设
引入图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先进算法,提升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实时性。
3.流程再造
将风险控制点前移,在注册、登录、关键操作等各个环节设置风险检查点。
4.人机协同优化
系统自动处理95%的常规决策,人类专家集中精力处理复杂案例和模型优化。
五、未来展望
反欺诈的终极目标不是“抓更多的坏人”,而是“让坏人无从下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正朝着这个目标加速前进:
- 更精准的预测性模型。
- 更无缝的用户体验。
- 更自适应的防御系统。
- 跨行业联防联控。
反欺诈不再是一场“猫鼠游戏”,而是变成了构建信任生态的基础设施。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仅减少了损失,更为用户创造了更安全的数字环境。
从“抓坏人”到“阻止坏人作案”,这不只是技术的升级,更是责任的延伸——我们不仅要挽回损失,更要预防损失的发生。
对风控策略和建模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加群讨论。
【部分群限时免费进** 】** 分群讨论学习Python、玩转Python、风控建模【29.9元进】、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相关问题,还提供招聘内推信息、优秀文章、学习视频、公众号文章答疑,也可交流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如需添加微信号19967879837,加时备注想进的群,比如风控建模。
往期回顾:
一文囊括风控模型搭建(原理+Python实现),持续更新。。。
不同工作年限风控建模岗薪资水平如何?招聘最看重面试者什么能力?
100天精通风控建模(原理+Python实现)——第32天:集成学习是什么?在风控建模中有哪些应用?
限时免费加群
19967879837
添加 微信号、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