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成式AI的未来:Chat与Agent的较量与融合

社区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AI)不仅在技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更成为了推动多个行业革新的关键力量。这种技术之所以备受瞩目,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创造性和高效性,还在于它对未来商业模式和社会结构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介绍生成式AI的概念、定义、应用以及潜在风险,并对比Chat和Agent两种形式,分析它们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中谁更具优势。

生成式AI

生成式AI,即AI-Generated Content,指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文本、图像、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生成式AI与其他内容生产模式(如职业生产内容OGC、专业生产内容PGC和用户生产内容UGC)相比,具有更高的自动化程度和创新性。

在国内,生成式AI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催生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产品和应用。例如,盘古、文心一言、千问、混元以及Kimi等聊天机器人应用,它们通过模拟人类的对话方式,为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这些应用不仅在智能问答和日常对话中表现出色,更在特定领域展现了其独特的优势,如文心一言在古诗词创作方面的精湛技艺,以及Kimi在处理长文本方面的技术突破。

除此之外,国内外还涌现出了众多以生成音乐、视频和图片为主的创新产品,如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等,它们利用先进的算法生成令人惊叹的视觉艺术作品。通义舞王和suna等产品则在舞蹈和音乐创作领域展现了AI的无限潜力。

尽管国内的生成式AI产品在某些方面已经能够与国际上的GPT技术相媲美,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国外的GPT技术是在多年的深入研究和大量数据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内的AI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已经在多个细分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内的生成式AI产品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并在全球AI领域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

picture.image

生成式AI技术虽然在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其强大的能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它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局限性。首先,能源消耗问题是生成式AI技术的一个重要缺点。这些模型通常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来进行训练和运行,这不仅涉及到庞大的电力需求,还关系到能源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即便是在业界领先的OpenAI等机构,也面临着高昂的运营成本和资源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其次,生成式AI模型的体积问题也不容忽视。当前的AI模型往往拥有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参数,这使得模型的存储和运算要求变得极为苛刻。这种对大规模数据和计算力的依赖,不仅增加了模型部署的复杂性,也限制了其在资源受限环境下的应用可能性。此外,为了实现全方位的性能提升,模型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这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消耗和存储需求的问题。这两个缺点在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

AIGC与Agent的区别

AIGC通常指的是基于规则或机器学习模型的系统,能够与用户进行交互式对话。Chat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信息、解答疑问或进行娱乐对话。它通常不具备长期记忆和复杂的个性化特征。

在开发和使用生成式AI模型的过程中,尤其是通过API进行封装和应用时,我们经常会面临上下文管理的挑战。这里的上下文限制并不仅仅是指代token数量的消耗,而是更深层次地涉及到模型对于长对话记忆的能力。尽管一些国内的AI产品,如Kimi,已经在处理长文本对话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要让这些chat模型像人类一样记住并理解整个对话历史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是因为,目前的chat模型大多是基于短期记忆设计的,它们主要依赖于最近的对话片段来生成回应。这些模型在底层训练时,并没有接触到需要长期记忆和复杂上下文管理的数据集,因此它们在处理跨越长时间跨度的对话时,往往无法像人类那样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这意味着,无论chat模型在技术上如何进步,它们在处理长对话记忆方面仍然存在局限性。

Agent则更为复杂,它不仅能够进行交互对话,还具备一定的个性化特征、长期记忆和情感表达能力。Agent的设计初衷是通过模拟一个具有独立个性和情感的完整个体,来与用户在多种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深入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建立起更加丰富和有意义的情感联系。在当前众多的Agent产品中,coze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设计理念,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喜爱。同时,我也投身于这一领域,尝试开发了自己的bot应用,以期探索和实现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用户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尽管大型的AI模型宛如一个强大的大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处理能力,但Agent则更进一步,它不仅具备智能,还拥有模拟人类行为和情感的能力。Agent可以通过集成各种专门的插件和工具,来解决那些即使是最强大的AI模型也难以应对的问题。这种方法不仅极大地扩展了Agent的功能范围,还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模型训练的时间和成本。

picture.image

在当前的人工智能应用市场中,基于知识库的对话系统无疑是最为广泛部署和使用的解决方案之一。这类系统的核心机制通常涉及使用向量数据库来存储和检索知识,进而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对话生成。虽然语言模型的质量和效能直接影响着对话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但这种基于知识库的方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记忆的问题。得益于向量数据库的高效存储能力,系统能够维护大量信息,并保持快速响应。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AI系统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各种插件的开发和集成成为了关键环节。在国内,许多领先的大型语言模型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插件商店,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地为AI系统添加新的功能和服务。以coze为例,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插件开发、发布和上架流程,极大地扩展了AI系统的能力范围。其中,最初引起广泛关注的插件之一就是代码执行器,它使得AI不仅能够理解代码,还能实际执行编程任务。

除了单一功能的插件,更为复杂的应用场景往往需要通过工作流开发来实现。通过将不同的功能和插件进行组合,可以创建出更加人性化和前沿化的对话流程。这样的工作流不仅能够提高机器人回答的质量和相关性,还能够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进行定制化,使得AI系统在各种复杂情境下都能提供恰当、及时且富有创意的响应。

生成式AI的应用与风险

生成式AI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自动写作、艺术创作到虚拟助手和游戏角色设计等。它能够极大地提高内容生产的效率,降低成本,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体验。

picture.image

然而,生成式AI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包括信息的真实性、版权问题、以及可能的伦理和社会影响。至今各个国家也没有对AI发布相应的版权法律法规。因为这也是一个比较难缠的问题,我们就不多说了。但是AI确实影响了我们大部分生活。我简单说说风险:

  • 信息真实性:生成式AI可能会产生虚假或误导性的内容,尤其是在新闻和社交媒体上,这可能导致信息的误传和信任危机。
  • 版权问题:AI生成的内容可能涉及版权争议,尤其是当AI学习并模仿特定作者或艺术家的风格时,版权归属可能变得模糊。
  • 伦理与隐私:生成式AI可能会无意中泄露敏感信息,尤其是在处理个人数据时,需要确保遵守隐私保护法规和伦理标准。
  • 工作替代:在某些领域,生成式AI可能会替代人类的工作,引发就业问题和职业转型的挑战。
  • 社会影响:生成式AI可能会加剧社会分化,特别是在教育资源和经济机会分配不均的情况下,技术的发展可能不惠及所有人。
  • 技术滥用:生成式AI技术可能被用于制造虚假证据、网络钓鱼和其他恶意活动,对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构成威胁。
总结

Chat的优势在于其简单、易于实现和部署。它适用于提供快速响应和标准化服务的场景,如客户支持和常见问题解答。然而,Chat的局限性在于缺乏深度个性化和长期记忆,这限制了它在建立深度用户关系方面的潜力。

Agent则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交互体验。它可以模拟真实人物的行为和情感,为用户提供更为沉浸式的体验。Agent的挑战在于其开发和维护的复杂性,以及对大量数据和计算资源的需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无缝融入现有产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不再仅仅是独立存在的应用,而是与其他产品和服务紧密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的体验。举例来说,各种小助手等等层出不穷,为用户提供帮助。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类似的应用。

尽管生成式AI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局限性,但这并不足以否定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实际上,AI生成内容(AIGC)与智能代理(Agent)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互为补充的伙伴关系,而非相互排斥的竞争关系。AIGC的高效内容生产能力和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使其成为资金雄厚的大公司的理想选择,这些公司通常拥有足够的资源来投资于复杂的AI系统,并从中获得商业价值。相比之下,智能代理(Agent)以其灵活性和个性化服务的特点,更受到资源有限的小型公司的青睐,它们可以利用Agent的定制化交互和易于集成的特性来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在AI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存在万能的解决方案,即所谓的“银弹”。每个组织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包括技术能力、资金状况、市场需求等因素,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技术路径和实施方案。关键在于能否准确识别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明智的决策。只要所选择的发展策略能够为组织带来价值,无论是采用AIGC还是Agent,或是两者的结合,都是值得探索和实施的。

0
0
0
0
评论
未登录
看完啦,登录分享一下感受吧~
暂无评论